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只有根据千人千样的“现在”而被着色的各种各样的解释。
《幸福的勇气》这本书里,对“目的论”的解释真是又一次颠覆性的认知!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精神创伤论,认为并非是“过去”决定“现在”,而是你的“现在”决定着“过去”,在于“现在的自己”赋予过去什么样的意义。
举个栗子,同样出身于强权打骂教育家庭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会把这段童年经历当做不幸的悲剧,成为至今不敢触碰的精神创伤,而有的人则轻描淡写,甚至会说出“谢谢父母当年的严厉管教”这样的感谢之辞?
用“目的论”来解释,肯定“过去”的人其实是在想积极肯定“现在的自己”,因为肯定“现在”,便会为“过去”着上美好的颜色;而另一类人其实是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为了给与理想相差太远的现在找一个正当理由,所以将过去涂成灰色。
被“过去”束缚着的人,其实是需要把过去着上“不幸”的颜色,想要把原因都归结为“都怪原生家庭”的托词上,心怀“如果不是成长于这样的家庭,自己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想法,用这样的借口来麻痹自己现在不得志的痛苦。
真的是犀利啊,不得不说阿德勒真相了,人间清醒实锤。
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若想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我们首先要与现在的自己和解,接纳和肯定自我,你的“过去”就再也无法伤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