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校到中校确实只一步之遥,而且你还这么年轻,可我想给你这一步之遥上,加点沉重的东西。——《士兵突击》袁朗
几乎每时每刻,我们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如同时间的沙漏,那一粒粒细微的沙粒通过那细细的缝隙缓缓落下,我们的未来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进入到过去,就在我敲下这些字的时候,就在你读到这些字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历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失去的那部分,而只感受到得到的那部分,是我们太主观。往往要到了这整件事告一段落后,我们才看到自己失去的那些,然而在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板上钉钉,再也没有回到过去去修改的余地。那些所谓的弥补,就好比破损了的墙面油漆,就算补上了也永远做不到和原来的颜色一样。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很清楚,一旦开始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所以在真正开始之前我会十分慎重地考虑,免去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可是有些事情就算我想得再清楚,也无法掌控它的发展,是不是这就是命运?它本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件事情的结束也是另一件事情的开端,人生本就没有归宿,只有不断地摸索与前行。
有一件事情,我原本以为它不会对我的未来发展造成什么重大的影响,可是事实却完全相反。短暂的交汇,甚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交流,之后发生的事情却实在太蹊跷,让我不得不相信命运,感激命运。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距离才是最恰当的距离?有人说:人和人之间应该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走近了往往会失望,甚至可能会互相伤害。也有人说:不走近,害怕受伤害的人,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朋友之间就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又觉得,很多事情我们不必执着,放下情执,才能简单。可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放下情执”,实践起来却是何其困难?人,往往最放不下的就是感情。感情太微妙,太细腻,它渗透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无法逃脱,没有人能够例外。
算了,不愿再想下去了,想得再多也没用,这本就是个“无解之结”。活在当下,是唯一的选择,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做好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足矣。
7月21日,周国平先生会在上图作讲座,兴冲冲地捐了一本书,拿了一张票,期待着那一天。却又告诉自己,很多事情,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还是得有一颗平常心。讲座关于“幸福”,又是这个话题。王德峰老师也作过这样的讲座,我虽然没有到现场,但是看过讲稿,不知道周先生将会带给我一些怎样不同的回答和启示?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这辈子要真让我读“万卷书”,怕是达不到这个数字,但是边读书边行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早晚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游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得再多都不如做一次、经历一次的感悟来得深刻。
往事如烟又非烟,未来如烟又非烟,路在人的脚下,那便前行吧!无论在哪里,都不要忘记初衷,都不要忘记——要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