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遭受一些攻击,有时候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就激怒了别人,我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当别人攻击我的时候,我会浑身发软,有些紧张,内心也有些害怕,头脑本能的就开始怀疑自己,我说错了吗?可马上就觉得很委屈,我需要来回很多次的回顾刚才我自己说过的话,还会用上很多心理学的知识,比如我投射了我内心的攻击,所以别人才会攻击我,总之,我需要承担一切责任,好像在这种情境中,我一直是需要反省的人,这令我害怕,于是慢慢的不敢那么直接的说话了,越来越顾虑别人的感受,我想这也是对我成长有帮助的,可是也有损失,这个损失就是我没有办法顺畅的呈现真实的我,我也开始高频率的使用头脑,头脑让我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与他人交流,而我的心,我有时候感受不到了,它躲起来了,似乎是被吓的,慢慢的我发现,人们确实不怎么喜欢听实话,特别是直截了当的实话,这个实话只包括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也会刺激和伤害到别人,我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决定还是要走心,我们经常听闻情商高这个说法,就是又要说实话还要用词委婉别人能接受,这确实是高操作,可是还是显得有些牵强,最基础的部分仍然是,当我被攻击之后,我的反应和承受能力,解读能力,这显得比较落地和实用,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我每次说话,表达自己,或者跟人谈话都能让别人高兴,总有价值观不同,意见不合,相互需求没有对等的时候,那此时我需要承担这个攻击,因为我有可能触碰到了别人的情绪按钮,比如别人特别需要认同,我没有给出,比如别人有一部分是他否认的脆弱的,我没有给予保护,反而戳穿,比如别人忌讳的,我又说了出来,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融入对方的体验,也更不是理想的母亲的身份,那么,需要训练的就是面对攻击,不再紧张,放松身体,头脑不再分析评判自己,也不去归咎原因,离开那个你对我错,我错你对,永恒无聊的囚笼,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成为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你攻击我,我能理解你,你的攻击背后是你受到了伤害,而伤害你的只能是你自己,我们能看到攻击的表面现象背后是对方内心真实的模样,去理解他,去接受他,但也不需要违背自己,这可能就是界限吧。
攻击背后一定有脆弱产生,攻击看似强而有力,实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无能感,所以当有人攻击自己的时候,就不用再那么害怕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避免戳住别人的要害,每个人都不容易,假如无意中戳中了,也不用那么紧张害怕,知道那是对方的脆弱而已,可以原谅,也可以理解,但依然可以做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