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国,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始终勤勉敬业、恪尽职守。2022年6月11日, 朱治国同志因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3岁。短暂的有生之年,该同志努力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组工干部要求,以严慎实细优的作风,为广大青年干部树立了标杆和高大的丰碑,我们要见贤思齐,以榜样为镜,汲取前行力量。
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朱治国同志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从事组织工作20余年来,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一名年轻组工干部,也要时刻把“忠诚”二字放在心尖、刻入灵魂,贯穿始终,面对千头万绪的组织工作,要立足自身岗位,始终坚定“人民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仰,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清醒,锤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躬身奉献、俯身为牛,既要干好平淡琐碎的工作“小事”,也要多干利长远、利人民的实事好事,用实干书写忠诚之心。
要学习他勇于担当的干事劲头。为推动乡村振兴聚才引才育才,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破除“零”的瓶颈,朱治国同志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学习他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在工作中要做到沉着冷静、积极面对,认真部署,勇于担当,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成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践行共产党员迎难而上的精神。
要学习他勤政务实的严实作风。朱治国同志始终严于律己,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尤其是对党务工作充满热忱、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年轻组工干部,也要追求这种细致、精致、极致的“工匠精神”,以“吃不饱、怕掉队、等不起”的意识,“如履薄冰、举轻若重”的心境,在学习中“充电”,在实践中“蓄能”,既要当好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更要当好组工队伍中的“细心工匠”,在日积月累中成长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