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一缕烤地瓜的香味氤氲萦绕..........
闻及不觉已热泪盈眶,儿时的记忆一下子就充塞了 整个脑海。
妈妈总是在每一个寒冬的清晨,做完早饭,扒开锅底下尚存的柴火灰埋进去几个细长的地瓜。我和弟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福利,穿衣下床闻着香味就直奔锅底,掏出来,也顾不得手上的灰,和不小心抹得脸上一道道的黑,热腾腾的地瓜捧在手里,左手倒右手,生怕烫着,吃起来那个香甜啊........如今任它再改良品种,再精进烤制技术,却再也找不回那时的带着浓浓母爱的味道。
那些儿时渡过的每一个寒冷的冬天,没有羽绒服,没有雪地靴,甚至没有一床厚棉被,有的只是一家人挤在一张不大的床上,其乐融融,爸爸给讲着天南海北的笑话;
那时的冬天,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小太阳,只有一个小小的壶形的暖水袋,你让我,我让你,温度却在一家人中间无限传递着;
那时的冬天,没有羊肉火锅,没有大鱼大肉,没有零食小吃,有的只是那每天早上都会满怀期待却从不曾失望的热腾腾的一块烤地瓜。那时候,虽然物质的匮乏,真的是现在的孩子难以想像的,可一毛钱买五个花生糖,揣在兜里,宝贝一样,时不时得拿出来闻闻看看,再放回去,几天都不舍得吃的心情却是他们无从体会的。儿时的我总是心里盛满了小幸福,从不知道什么是苦。
那一天,大雨哗哗得下............
我骑着电动车送女儿去学校,给女儿穿着儿童专用的漂亮的雨衣,自己打着伞,孩子淋湿了一点点发梢,心疼不已,真气自己车技不行,明明有车却不敢开,要不孩子也不用跟 着淋雨,此时的心情,一下子又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下雨天,是怎样的狼狈不堪,家里,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大盆小盆,都派上了用场,到处是滴滴答答的声音,地上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的,至于孩子们去学校,更是简易,家里装化肥的袋子都有个塑料的内袋,那就是我们的临时雨衣,妈妈把它裁开,留个角,好了,我们披着就可以去学校了,没有人送,大的领着小的,小的牵着更小的,深一脚浅一脚的,飞奔向学校,浑身都湿透了,脚里边灌满了水,一走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不过,这一点都没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大家笑着闹着,追逐着,外在的不适瞬间都忘记了,有书读,有伴玩,儿时的我心里依然盛满了小幸福,从不知道什么是苦。
那一天,惦记起给妈妈买个新手机........
曾几何时,妈妈说她依然珍藏着我刚出去上学时写来的每一封家书,虽然字里行间稚气未脱,但读来却是满满的爱意,真挚的挂牵,最深的情感。如果可以,妈妈说她读十遍二十遍都不觉得乏味,每一次读都像是和女儿的一次真心的对话,每一次读都像是女儿仍然陪伴在身边;那不是一部小小的手机,几个号码,几声例行的问候所能代替的。那时饱蘸着思念和依恋,写就的家书,不管跑多远到邮局寄出去,心里也总是盛满了小幸福,从不知道什么是苦
那一天......
那一天.........
数不清的场景瞬间会把思绪带回儿时,二十几年的时间改变了太多我们的生活,物质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快乐呢?小幸福呢?家的温馨呢?我们的朴实呢?孩子的淳朴呢?平和的人性呢?
想来,最美也不过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