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你还在,趁我未老。
时间的流逝像雨滴划过,死亡坠落,不能对意外感到伤心,只是配合了时间的脚步,渡过无名的人生。习惯人生何尝不是虚度年华的好方法,趁着年轻,时间还未对我失去兴趣,认真玩完这几十年,只要觉得无趣,那就休想再发自内心的笑笑了。
爷爷生病了,临近生命尽头。
五年前,家门前总有爷爷奶奶一起聊天的身影,如今物是人非,对于背井离乡的我,一年见一面已是奢求,只是,每当眼神飘忽,望着黄土堆积的坟墓藏着的不仅有爷爷的身躯,还有小时七年的回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化的不只有已死的躯干,值得怀念的更是五十年的爱情,三十年的亲情。一年一年过去,墓边杂草丛生,墓碑在年年风雨中俞渐老化。而在记忆中奶奶也只有一次到过墓地,便是最后的葬礼。
灰暗的天滴着眼泪,闪电撕破天空,良久却没听到雷声的到来,红木棺材抬进坑洞,泥土渐渐掩埋,堆成小山丘后,亲戚渐渐离去,徒留奶奶孤身跪在坟前。因为泪水,苍老的双眼严重下陷,眼球中爬满血丝,嘴唇干燥,头发打理的井井有条,插上爷爷送的发簪,穿上爷爷送的衣服,粗糙的双手至于膝盖,带上爷爷求婚时那枚朴素的戒指,手腕上环着当年爷爷送的玉镯,显得很是平静。奶奶不说话,低着脑袋,弓着脊背,少了平时的玩笑,多了一份少有的沉稳。许久,奶奶抬起头,皱眉笑笑说:“老头子,看看,我可是穿上我不常穿的衣服,是不是很漂亮呢?我也这么觉得,今天我就要和你说再见了,最后一面,以后就见不到了,有点难过哩!不早了,走吧,到那边记得好好照顾自己,放心我很快就会来陪你,嘛,不过还得听天由命才行呢。再见……”说完,奶奶起身离开,迈着沉重的步子,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概怕是回头了就再也不想走了吧。
奶奶离去的背影是在做最后的告别,五十年的情感怎能说放就放,如今生死相隔,他守着她,她却只能想着他。五年后,每当奶奶说起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光,先是笑笑,在眯着眼望向天空,又睁开眼睛,却不敢再闭上。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自然感情最深。因为家里的缘故,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和爷爷奶奶远行去了深圳,奶奶说,那是去深圳的路上一直趴在火车窗口边看风景,做了三天的火车,看了三天的风景。可能因为太小而没有记忆力,听着奶奶讲起以前的事,感觉像听故事一样有趣。说是三天的路途没有睡过觉,像是天马行空,但奶奶的笑容在阳光下很美,一个人坐在躺椅上,粗糙的手不停忙活,忙活织着孙子过冬的毛衣,膝盖上盖着毛毯,饱经风霜的脸上略显疲惫,戴着一副年久老花眼镜,透过眼镜总能看到那双苍老的眼睛中流露的浑浊。
奶奶说,晚上的停电吵醒周遭的邻居,吵闹声回荡在整个小院中,停电后在坪中生起火,孩子们一起玩,或是摘摘还未成熟的香蕉,或是踩踩刚刚播下种子的田地,或是爬爬院内曾经一起躲雨的古树,男人们围着火焰席地而坐,为了发泄一天工作的辛苦,拿出珍藏的啤酒一饮而尽,女人们坐在大堂内,聊着未曾聊过的话题。爷爷跑去买宵夜, 回来的时候满头大汗,说是买了双份,一份给大伙,一份给我们家。
未曾遇见感情不知什么时候撞上了奶奶的人生。奶奶回忆,那天下了一场雨,急忙跑进一户人家,打理好头发,木讷的站在屋檐下,抬头看看顺着一砖一瓦流下的雨水,在无聊中昏睡。约莫过了很久,醒来看见身边的那个人,不说话的两人在一场雨中一起站在了同一个屋檐下。那时战乱纷纷,本以为无缘的二人在逃难中相识。结婚生子,和一起逃难的逃难的人们一起组建了一个小村子。记忆犹新的是,当奶奶说起我们家是村子里第一个有了黑白电视的人家时那骄傲的笑容。有了电视,自然少不了观影者。每自太阳落山后,耕田结束后,织布收工后,读书放学后,村子里的人们总会拿着板凳,或是啤酒,或是玩具,或是昆虫,一起坐在我家门前的坪中看电视,当气温下降时,人群会陆陆续续离去,同时,在每个人走之前都不忘稍一声“谢谢”。
葬礼的最后一天,奶奶轻轻的说:“我也会想你的。”
人生路上会有很多人慢慢离我而去,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又忘记的那一天。时间会渐渐流逝,记忆也会随之淡化,记住一个人,不在于容貌,名字,身材,成绩,事业,而是走进你自己人生中的足迹,他对你的情感,为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你记住那个人的理由。最后留给我的,是病床上爷爷那双永远都不会再睁开的双眼,和奶奶坐在阳光下织衣的落寞背影后那张会哭泣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