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看了向华老师关于儿童文学的讲座视频,感触颇多。印象最深的,他说,在一次给孩子讲完绘本之后之后,发生了让他最害怕的事:班主任老师对孩子们说,向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守规矩。
哄堂大笑。
我也在笑,但终究感到惭愧,因为在我第一次阅读这本绘本的时候,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关键词,也是“守规矩”。
那是一本名叫《和甘伯伯去游河》的绘本,讲述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孩子和各种动物在船上违背了自己答应的条件,最后使小船翻倒在河中。这是我看到的,我想,也应该是大多数成年人看到的。
向华老师说,这个绘本只讲了一件事,那就是包容。我们最应该看到的,在故事的最后,甘伯伯请了船上的所有人和动物喝咖啡,却偏偏被我们有选择地遗忘了。
这对我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我从未想过,在成人的诉求和孩子的天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甚至可以说,本能地,选择前者,成为成人世界规则坚定的卫道士。在这之前我并未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我以往最讨厌的人了。
我属于成熟较晚的那一类人,在高中之前,一直保持着孩子心性,爱玩爱闹,相信童话。后来,学业重了,人也沉寂下来,只是依旧觉得自己仍保持着孩子的天性,不过被暂时压抑而已。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早已成熟,习惯用成人的视角看待一切,以成人的标准判断世间是是非非,只是,这改变太过悄无声息,没有被任何人察觉罢了。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记不清了,忆起些许零星的片段,那里的我,业已走完变化的全过程。
那已经是高三下学期,突然听说与我们一墙之隔的学校,一个初二女生跳楼自杀了。很神奇的,比起社会上各种义愤填膺的声音,我和朋友的反映都是冷淡的,只当是为我们无聊的高三生活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嘲笑那跳楼的小孩无聊,我们高三学子还没去地府报道,她倒是先去抢地盘,云云。竟是没有了一点哪怕是兔死狐悲的同情。
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表现吧,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回想起来,未免唏嘘,为那个夭折的少女,也为自己。
还记得,孩提时代,每每不被理解,总会想象着和自己未来的孩子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暗自下定决心,长大之后绝对不让梦中的小人儿受到同样的委屈,未曾想,如今年方二十,竟早已忘记自己当年的样子。
曾几何时,开始厌恶书中各种各样小孩子的形象,责怪他们的幼稚无知,却忘记,自己也曾经在墙上画满奇形怪状的图案,曾经喜欢过喜羊羊灰太狼,曾经为了一个洋娃娃开心地整晚不睡,曾经讨厌大人的喋喋不休。
时光荏苒,我们已不再年少,再不见儿时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