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博物馆位于中张家巷,大门口楹联“论世三千年惟妙惟肖,弹词廿四史亦庄亦谐”。楹联里有故事,下次说。
进入馆内,迎面屏风上画着柳敬亭和莫后光,右侧墙壁悬挂着评弹艺人们奉为圭臬的表演准则——“书品”和“书忌”。
王周士,清朝乾隆时期苏州评弹艺人。
传说,乾隆帝南巡曾召姑苏弹词名家王周士说书,后随驾进京御前弹唱,并赐七品顶带,被后人誉为“御前弹唱,七品书王”。乾隆四十一年(1776),王周士发起创建“光裕公所”,供奉三皇祖师,制订行规行风,对外保护艺人权益,对内调整关系,提倡尊师礼让,吉庆佳节举行会书,切磋书艺,培植后学,提倡公益事业,设立裕才学校。
乾隆六次下江南的时间: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和1784年。
《书品》和《书忌》是王周士毕生对评弹表演理论和艺术境界的理论心得和典范概括,堪称苏州评弹艺术的表演规范。
书品十四则: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放而不宽,收而不短,冷而不颤,热而不汗,高而不喧,低而不闪,明而不暗,哑而不干,急而不喘,新而不窜,闻而不倦,贫而不谄。
书忌十四则: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接而不贯,扳而不换,指而不看,望而不远,评而不判,羞而不敢,学而不愿,束而不展,坐而不安,惜而不拼。
两侧楹联:不卑不亢气象 半今半古衣冠;毋早勿迟时候 疑人疑我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