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应该是屈原为数不多的却很显赫的作品代表作之一了,也是集文学、宗教、科学、哲学等多种思想为一体的“伟大”作品,有人说这是唯一一部能与道德经媲美的作品,因为其内容的丰富性。诚如斯言!
但它实在是太过晦涩难懂,若说《道德经》此前还数次翻阅的话,那么我一直想要通读一遍的《天问》到现在都没有通读下来。
这次是趁着读经的东风,就打算一鼓作气、囫囵吞枣地把它也给顺一遍。先有个大概的印象吧!
读《天问》我想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这一个又一个问题,明明是在向天发问,为什么不叫问天却叫《天问》呢?
王逸曾在《楚辞章句》中就已经回答过这一问题:“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以天为尊的年代,是不能太过逾越,能问出这些问题已经惊骇世俗了,哪里还敢再指着天神的鼻子来发问呢?故而遮拦隐晦之。
《天问》一直被称作古今罕见奇文,因为问询的问题包含了天地宇宙万物等广阔而又深刻的内容,包含对“天地”,对“宇宙”,对“人性”,对“道德”,对“自然”等方面的“拷问”,这些问题别说在当时,即便是现代,抛却那些神话传说之类(这一类还是别期待有回答的好,或者谁再续部《山海经》),也还有大量问题得不到解答呢!
所以没有《道德经》流传广,也与这些问题的深奥和晦涩有关吧,还有牵涉到的传说、神话,太多都没有流传下来,也令读者更加的摸不着头脑了。当然,还有更头疼的,好多字都不认得!
说它是天书还真是很有道理的!想要打击对方的自信心,就让他来解读这天书,绝对能达到目的!
全诗共373句1560字,多四字句,两句一问。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也有五字、六字句,七字、八字句也有一两句。单句式来说,简短易诵读才对,可惜拗口的文言,张口不认得的生字!
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有争议)问题,是古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了,因为每个问题均可再引申出若干问题来。
也有说天问即九问,天数为“九”,那么就是一问天,二问地,三问夏,四问商,五问周,六问秦,七问楚,八问吴,九复问楚吴。做为当时时代的先驱,这么说也蛮有道理。
这其中有许多是在当时尚未解决的,也有对历史问题明知故问的。诗人用诗这种独特新奇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如此高深的内容,搁现在也是一朵耀眼的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