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难得过个二人时光,决定去看个电影放松一下。
选中之前同事推荐的马丽沈腾主演的《抓娃娃》,电影院上座率不错,看的时候笑中带泪,看完也能引发人深思。
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去干涉孩子的人生,甚至将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为你的梦想努力,弥补遗憾,这样真的好吗?
刚刚升级为父母不久,对于小朋友以后如何教育的问题我们两人意见相左已经初现端倪,特意看完此部电影问问小朋友爸爸有什么想法。
小朋友爸爸长叹一口气说道,没什么大的感想,鸡娃是不可能不鸡娃的,但是对于人生的很多选择由她自己做主。
我一直主张顺其自然,自由生长,教会她礼义廉耻,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就好,可以培养她的兴趣爱好,一切得看她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两个意见也不算千差万别吧,最终都是由她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只是中间过程可以推波助难。
只是生活毕竟不是影视作品,我们没有能力帮她建造一个乌托邦,让她远离世界的黑暗面。
也不必用自己吃过的苦来磨练孩子,她自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来体会,总会走出属于她自己那条路。
小时候的自己就是长大后的缩影,电影末尾马继业在马拉松场地上看到塑料瓶子就笑着去捡的一幕看起来好笑又心酸。
尽管他已经知道实际家境殷实,不需要靠他捡塑料瓶换钱补贴家用,然而小时候的教育根深蒂固,不可谓不讽刺。
有时候看电影确实是图一乐呵,看过就忘,完全不需要思考与反思,这个喜剧片却能让人又哭又笑,笑后后劲极大,发人深省,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