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有个朋友私信我:
看来对于吃早饭这件事,大家还是非常重视的,那到底胆结石是怎么来的呢?那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当我们早上起床时,休息了很久的胆囊里储存满了胆汁,这个时候吃早餐的话,会刺激肠粘膜,十二指肠告诉胆囊,你该工作啦,胆囊接收到信号📶后,就会把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
当空腹时间过长(不吃早饭)的话,胆汁没有用武之地,胆汁就会一直储存在胆囊内,长期下来就容易形成淤积,从而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在胆囊里沉积,这样也就慢慢形成结石。
在这里,有一点得说明一下,胆汁并不是胆囊分泌的,而是肝脏分泌的,胆囊只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容器,而且是浓缩型胆汁。
在这里,要先替早餐洗白一下,并不是早饭的问题,长期不吃午饭或者不吃晚饭,也会增加胆结石的风险,所以大家还是要好好吃饭。
要知道我们的很多生活习惯,任何一种都可以使胆汁成分改变,会造成胆道梗阻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胆结石,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总之病因很多很复杂。
又有人会问,胆结石,结石是什么呢?我的身体里怎么会长出石头呢?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虽然名称叫做胆结石,但是这个胆结石并不是真正的石头,只不过是形状跟石头相似罢了。
打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如果我们把胆道系统比喻是河流,那么胆结石就可以比喻为河流中沉积的泥沙。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河流中的水流减慢或者堵塞,那么那些泥沙就会慢慢沉积下来,从而变大,到最后会使河流变窄。
我们并不可能去吃食沙子和石头,而是胆汁成分异常造成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者胆固醇含量增加,那么胆固醇就会沉积析出,这样就变成了较大一块的结石。
另外,如果胆道发生了感染,那么也容易形成结石,比如我们平常说的胆囊炎、胆管炎等等,当发炎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胆囊中胆汁成分的异常分泌,从而形成胆结石。
简单来说就是,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者钙质过于饱和(胆汁成分异常);之后以固体结晶状的形式析出而沉淀,再到最后这些结晶体聚集和融合在一起形成结石(胆汁停滞);当胆囊排空受损害时(胆道感染),就容易形成胆结石,停留在胆囊里就叫胆囊结石,停留在肝内胆管就叫肝内胆管结石,停留在胆总管就叫胆总管结石。
在我国10%-20%的人就有这个问题,比例还挺大,是吧,所以我们一定重视起来。
胆结石与饮食的『爱恨情仇』
01 饮食不规律
饮食不规律,包括不吃早餐,夜晚吃得很多,很油腻,或者饿一餐,饱一餐的……这种状态最容易导致消化液分泌紊乱,同时也会让胆汁的制造和分泌节律失调,从而增加胆结石风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空腹时间过长,两餐之间经常相隔时间大于12小时以上的人,胆结石的发病率也会高。原因前面已经讲过了。不记得的倒回去再看一遍。
02 油脂摄入过多
日常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蛋白、爱吃甜食、爱吃精白米面、盐还摄入过多者都很容易患上胆结石。因为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会刺激身体胆固醇合成过多。而胆结石本就是胆固醇类物质形成的结石。
03 精白米面摄入过多
有些人可能自我感觉饮食还算清淡,但是主食吃得多,爱吃甜食,摄入大量的糖分,不仅容易让人发胖,而且会使体内的糖原和脂肪合成增加从而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最终就容易形成结石。
04 肥胖者
胖子得胆结石的几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为啥呢?因为胖子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是和他的肥胖度呈正相关的关系的,胖子的体内胆固醇饱和度明显大于正常人,胆固醇过于饱和就容易诱发结石形成。而且肥胖者平时也缺少运动,就更加容易造成胆汁的停滞堆积。体脂率高的人同样也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
05 胆道感染、胃切除术后病人等人群:这些人群容易造成胆囊的收缩功能减退或者造成胆囊排空延迟,这样就有利于胆结石的形成。
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01 多喝水
多饮水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胆汁的过度浓缩。这里指的是多喝白水或者是淡茶。
避免喝一些甜饮料。因为甜饮料可导致身体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有促进肥胖作用,不利于预防胆结石。而且饮料中糖、磷酸盐还能增加结石风险。
另外,如果已经得了胆结石,日常就算是喝豆浆、银耳汤、粥等这类食物也建议不要放白糖。
02 三餐规律,饮食三低
三餐规律很好理解,起居规律,按时吃饭,不吃油腻夜宵。晚上实在需要增加夜宵,宜选择吃较为清淡的食物。
两餐间隔时间不宜太长,如果晚上吃了油腻夜宵,导致早上起来不想吃早饭也是不行的。因为夜间大量分泌的胆汁会淤积在胆囊里,不吃早餐的话,那得等到你吃中饭时才能得以被释放了。
而饮食三低指的是低脂肪、低糖、低盐,特别是脂肪,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在40-50g之间,油炸油煎食物不要吃,烹调多以蒸、炖煮、凉拌等为主。不过也不要完全抵制任何油脂,因为太少也会影响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另外,多吃些水果蔬菜,足够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胆汁酸的吸收,抑制肠内胆固醇吸收,促进其排泄,进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
03 加强运动,预防肥胖
对于体脂肪过高,肥胖或者腰围过大的胆结石患者,首要任务就是减肥。不过不要求快速减肥,快速减肥反而会不利胆结石的防控。
运动量需循序渐进,不能剧烈运动。特别是本来就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建议从走路开始,然后再逐渐加量。
04 主食一半换全谷杂粮
主食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淀粉类食物。淀粉类食物对于肝脏和胆囊刺激都比较小,带来的负担也比较小。整体来说,饮食适合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和较低的脂肪饮食。
有人会说,你在前面也说了,要低糖,这怎么是矛盾的啊。其实关键就是要少吃精白米面这类淀粉主食。它们对于血糖的影响,不仅会直接容易诱发胆结石的形成,而且还不利于患者减重。
所以把主食的一半换成全谷杂粮,既能保证能量的供应,又能减缓血糖的波动。
05 蛋白质不是禁忌
如果得了胆结石,可能会听说饮食要注意油脂和高蛋白的摄入。确实蛋白质和脂肪都会刺激缩胆囊素,但是身体如果没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对于后期身体恢复也是不利的。
所以建议选择像鱼、瘦肉、低脂奶类还有豆制品这类的优质蛋白质。
敲黑板来啦!
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经常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减少胆固醇的生成,这些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