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浓)
强子最近承包了一个项目,自己做小老板,领人干工程。
因为之前一直体制内工作,从未自己当过老板,初次入手,难免磕磕绊绊的千难万难诸事不顺,从头学起,强子倍觉吃力。
刚开始的时候,有个挣钱的目标撑着,累了就会想想,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等流程理顺了,自己慢慢熟悉了就好了。
第一件产品完工后,计算了一下总的成本和利润,发现除去工人工资,加上投入耗损,所剩无几,强子立马泄了气。
妻子看到老公颓废的样子,跟刚接手生意时候判若两人,问起缘由,强子就将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妻子安慰他,刚入行一门新的工作,从头做起,肯定是要交学费的,我们可以从头再捋顺一下,这个亏损到底有多大,都亏损在什么地方,什么原因,下次做的话能否避免,或许结果不是很糟。
强子又将成本投入及过程中的耗费和最后的结果合计了一遍,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原因,确实有了不同的结论。
雇工方面,简单的雇佣了便宜的员工,但这样的雇工能力不高,创造的价值很低,返工的成本倒是增加了,这可以避免。
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好自检和监督,也未根据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导致,有些工序窝工及后续为了交期而不停加班等。
这一系列原因加起来,也是导致最后成本增加收益微薄的主要原因。
分析透彻之后,强子心里有了一些底儿,但是想想做老板的千难万难,对于心里简单的他来说,又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不仅如此,咱心也太软,不爱操心,不想费神,也不适合做老板啊!” 强子又皱起了眉头。
“强子,我们是不是计划五年内在城里给父母买套房子?他们年纪大了,也该进城里享享福了,如果仅凭你东一榔头西一锤的给人打工,这个目标可是达不到的呀。”
“嗯,做老板就是操心,真不喜欢操心啊。”
“那可不,做打工的,只要做好本职工作,那就有工资拿,而做老板是给别人发工资的,得想着如何利用资源赚钱,让你手底下的人得到钱。”
上次家庭聚会,强子把烦心事给哥儿几个说了说。都表示理解,其中涛哥发表了见解,强子听了总算心悦诚服的点了头,说,坚持一下。
涛哥是这么说的:
你感觉到了压力,感觉到了烦躁,感觉到了力不从心的心烦,那是因为你在成长,不是那个什么,拿着破轮子的那个人也说过嘛“成功,就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遇到点儿苦难就退缩,不坚持,怎么能够就成功了呢?稍微努努力就会赚钱,这世上就满地富豪了。
小孩子在身体窜高的时候不都会腿痛肚子痛么?那是成长痛,成长的过程就是感受疼痛。
你感觉到了心累、心烦、力不从心,恭喜你了,你在成长,只要捱过了这最艰难的一段,就会柳暗花明。
前提是,你得有勇气去应对,并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懂就学,谁也不可能天生就会做老板啊!
你说心软的人不适合做领头人、做老板,那也不对,心软,不是不讲原则、稀里糊涂的软;不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软”。
心软,体现在体贴关怀员工,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为员工为企业谋福利。
该心软的时候得软,工作中讲原则,生活中懂感情。体贴员工的老板和企业才有凝聚力,才会焐热人心,留住人才。
心肠硬的那是黑心的资本家。
心软,不是烂好人,稀里糊涂不讲原则。
该讲原则就得讲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没有规矩的老板,那领导的员工就是一盘散沙,南辕北辙了,那还有什么目标和利润呢。
你现在不是心软的问题,也不是心累的问题。你最大的问题是不想操心手雷,不给自己成长的机会,不给自己再苦苦再拼一把的机会。
记得前一阵你不还说过,这辈子没有实实在在的拼搏一把真挺遗憾的,但现在机会来了,你却又想退缩了?你这瞻前顾后的,大哥我看不起你。
记得上学时候看过一本书,里面讲到,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不想为成长付出代价。
你之所以感觉痛苦,是因为你痛得还不够。
面对痛苦,有的人选择逃避了,有的人则选择直面痛苦,突破自我,涅槃重生。
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一味的放大了痛苦,无病呻吟,有点病就大叫,或指责劝谏的人,或埋怨环境,就是不想去面对痛苦,分析原因解决痛苦。
人之所以感觉痛苦,是因为不想为之做出改变,感觉不舒服,却不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一直在自怨自艾中,痛苦则会越来越痛。
既不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也不会做出调整和改变,突破和超越自己,只能一味的苟延残喘,越来越痛苦。
没有意志力,没有信心去忍苦,只能埋怨环境,埋怨身边的人,埋怨曾经错失的良机……在不停的抱怨中,新的良机又稍纵即逝了。
什么智商、情商、财商、逆商的……都不如“行动”二字。
别抱怨了,立马行动吧,行动起来,先做了再说,等你解决了这一个困扰已久的痛苦,你会发现,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啊,对,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别人也没有三头六臂,他们能做的,我为何做不得?
不要说“我不行”,你要说“我要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想干,就一定会干好。
“天上飘来五个字儿,这都不算事儿!”
努力吧,兄弟,哥儿几个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