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写给高考生的一段话说:
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同时做同一份卷子,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市,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每一道题,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希望你的成绩会照亮整个夏天,然后带着你的期许,去见从未见过的风景。
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高考祝愿,高考早已褪去了功成名就的光环,高考是我们长见识的最好的外出,是我们见天地见世面的最轻松安全的途径,也是我们靠近梦想最有效的一场努力。就是这样,你怀揣着对高考的无限敬畏和憧憬,到达了高三。请许自己一场蜕变,请选一座喜欢的城市 ,请目标一所心仪的大学,请全力奔赴!
家长们一起聊天,经常有家长会说,我就希望孩子考个本地的或者不太远的大学,离家近,能照顾。
不,不,不,我希望你不受家和照顾的约束,能去多远去多远。
你也会在心里窃喜,青春里最名正言顺的叛逆你怎么舍得不把握?所以,请大胆的逃离父母的管束和唠叨,请尽情的去拥抱你渴望的自由,请勇敢的去点燃你青春的放肆。如今大学的含金量可能确实没有那么重了,但是请坚定,这就是一次潇洒的旅行,大学学到什么,或许在你未来的生活中并不足以承担重任,可是,你此次走的路,遇见的人,会构建你未来最可能的圈层,会引导你以何等眼界观何等世界,会帮助你首先成为花,然后你的世界才可能是花园。你一定现在就明白,一个人的高度不再仅仅是知识,而是智慧和见识,而大学的一次远行,是你长见识最好的机会,你可以充分享受自由,而又怀有学校的保护,你可以认识很多来自不同城市的人,接触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你还可以经由他们,去了解不同城市的文化,去领略不同文化下不同的风景,是的,世界那么大,你总得见过许多之后,你才能对自己喜欢的有选择有奔赴!
也有家长说,对大学别那么神话和焦虑,除了重点,哪都一样。
不,不,不,肯定不一样。
请原谅我落俗套的说一句,小城市和大城市肯定不一样,小大学和大大学肯定不一样,各个城市各个大学,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所给你们构建的世界也肯定不一样。我希望你选择的城市,你能到达的大学,将成为让你引以为傲的充电之行和能量之旅。我至今都还记得,同学聚会上某个同学在席间侃侃而谈,谈她的大学,谈她的城市,谈她五湖四海有同窗,谈她去任何一座城市都不陌生。而彼时至今,我没有离开过我的小城,就像现在,我甚至都不能向你描绘 ,比如上海,比如重庆,比如武汉,比如西安……请你见过我的词穷后 ,一定深耕大学和读书的意义。北大校长说,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 ,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 ,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
你的大学,真的可以,拓宽你的眼界 ,增长你的见识,提高你的修养。
你的大学,真的可以,影响你的思维,建立你的秩序,规范你的行为。
你的大学,真的可以 ,青春里最后一次被允许的任性,你可以不捡地上的六便士而只管抬头的月亮。
多么美好,多么向往,所以,亲爱的高三,请充实以努力和无悔,请目标以心仪之大学,以终为始,全力以赴!
请一定去往你喜欢的城市!
请一定去往你心仪的大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志存高远,不负韶华,向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