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世界没有黑暗。太阳,不会计较散发自己的光。培养自己心胸的宽广,首先要破解掉内心各种标准。
过于执着怎么才叫“好”的标准必然会痛苦。需破解掉这个内心执着的标准,体会到好有无数种好。好不是固定的。看见每一刻发生的“价值”那是大智慧。让每个发生都产生价值,生命才能每时每刻得到滋养,从而体验到幸福。
所以容易痛苦、生气的原因不是那人那事,而是自我设限的价值观。
第一点,外求模式
容易痛苦、生气的原因不是那人那事,而是因为内心的匮乏低自我价值感驱动的向别人身上抓取爱和认同的心理模式。其实在人事物发生之前,预先就有把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的心理模式。如果您把感觉“生气、愤怒”的原因归因于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上,比如妻子、丈夫、孩子、同事、领导、父母等人际关系上,这种向外归因的思路在您遇到这个人之前或事情发生之前,您就已经形成了。您小时候会有过希望别人成为您朋友对您好,从而渴望友谊害怕失去友情的经历吧?或在老师提 问的时候害怕自己答错而心情忐忑的体验吧?您遇到这个人之前就有希望别人爱你、认同你,希望从外界获得他人的爱与认同的心理需求吧?所以在遇见他之前您就已经有了向外归因的心理习惯。这种这种从儿童期形成的把责任要外界来承担的心智模式不进行重新的 梳理,就像幼儿园的孩子争抢玩具一样的争执,在情绪上就成了外界环境的奴隶,感情就很被动。
这种外求的心理模式不破,即便当前的这个人改变了态度对自己很好,然而,在下一件事情、下一个人际关系上,依然会等待别人改变,自己才开心。这样的人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有力量的还是无力的?别人可以给予爱也可以不给,有哪个人可以永远抓住别人的爱不变呢?这世界上有永恒不变的状态存在吗?
只有真正的不但生理上是成年人、在心智模式上我们要建构成年人的自我胜任感,把爱的责任担当在自己身上,替代儿童的外抓别人爱或认同的模式,才会真正的有自在感。破解这种外因的假因果,而重新梳理看清晰我们的情绪不取决于外界发生的人事物,而是取决于自己的想法 ,进一步说是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智慧,既如果归因于外,这个人会在人生的诸多事情上不断的认为这是阻碍那是阻碍。当回归内心 的智慧维度的提升的时候,所有外在发生的都是帮助自己打开格局,提升心智成熟度,让自己超越现在的心智,成为更有智慧的人 的台阶。用高维度的智慧应对人生的人事物,没有局限都是礼物。
《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归因于外,归责于外,没有担当、建设和推动事情的解决和良性发展,而只是抱怨,不但事情没有解决,反而增加了不和谐。
君子会把遇到的事情做为提升自己智慧的机会,从而看见价值,发现价值,甚至创造价值。
比如很多走进婚姻的婚后人士,认为结婚后发现了伴侣的很多缺点,不能接受这些“缺点”,慢慢就没有爱了。婚姻只是因为孩子的存在而无奈的维持。由于看不惯伴侣的某些言行,经常发生争执。比如有人说,他没有结婚前那么对我好,呵护我了。看上去的确很合理的理由。这个“我需要别人爱我,我才感觉到自己足够好,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我才开心。”是欲望的习性还是真相呢?
如果把这个外求爱欲的想法当真,您的感觉是自在的还是不自在的?而且这类三观是在结婚前就有的还是遇到伴侣之前就有的?遇到伴侣之前是否在人际关系中有过类似的外求爱而患得患失的纠结呢?比如面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时候,您是带着“我足够好”的自我认知去爱人,还是带着“我不够好”的认知渴望别人的爱呢?
饥饿的人和饱腹的人,哪个会渴望吃?
所以,所以您是否觉察到在内心深处,在您遇到当前的人事之前,您内心中的“我不够好”的自我低价值的认知才是真正导致您拼命向别人身上抓爱、抓认同的因呢?
第二点,匮乏价值观
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于自己当下把“不好”、“不对”、“没有价值”这些自己头脑中的价值观给当真了。“应该这样”、“这是不对的”、“这是不好的”、“这样做太糟糕了”,这些价值观是真的吗?您认为不好,不对的事情,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的吗?
执着于固定不变的标准的人必然会痛苦。因为人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
这个“我不够好”是很多人内心中深深的价值观。不破解掉这个价值观,即便得到爱会恐惧爱的失去。依然会患得患失,内心会真正的踏实、幸福吗?我遇到有些咨客已经结婚,甚至孩子都很大了。然而特别在意自己的伴侣跟异性交往,要么是很担心,要么是很生气,甚至不允许伴侣跟任何异性有接触。所以只要带着“我不够好”的潜在的这种自我价值观,种下匮乏的种子,收获的依然是痛苦的果。无论对方是否有外遇行为,内心中依然是痛苦纠结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意味深刻:有一位丈夫下班回家,妻子翻看丈夫上衣的口袋,发现有一根长头发,就大哭大闹,责怪丈夫“你竟然跟长头发女人在一起,说,你俩有什么不轨”。忠厚的丈夫有口难辩,以后上班只有离长头发的女士远一些。
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下班回家,妻子在他上衣口袋发现了一根短头发,又闹腾了起来:“说,这个短头发的女人是谁?”丈夫无语,以后跟任何异性都距离远远的不敢接近。
某天丈夫进家门后,这位妻子翻过他所有的衣服口袋没有找到任何头发,这次她彻底的歇斯底里的摔东西,闹着要离婚,大哭大闹“你搞有头发的就算了,没头发的你也搞,难道我还不如没头发的女人?”
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是基于事实还是自己内心中“什么或某某不够好”的三观?
一个人内心中有越多的“他不好”、“我不够好”、“事不好”这三观越多,是越容易开心还是越不容易开心?
家庭、单位只是我们生活的外在环境,种苦瓜种子得苦瓜,种甜瓜种子得甜瓜。有其因必有其果。一个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是取决于环境中发生的人事物还是他脑海中的三观呢?
所以有道德有智慧的君子是修的自己的内心,不是修理别人。同时他也是最大的获益者。
一个人内心中需要的条件越多,是越容易开心还是越不容易开心?
君子修的是自己的心,无欲则刚,知止而后有定。当你没有我需要别人爱的想法时候,感觉是自在的还是不自在的?所以,你需要别人的爱,是真的吗?
身体成年而心智上没有觉知力的人,如不拓展自己的心智,把“我不够好”、“我需要某某标准”给当真了,一旦外界变化,他就难受。不变化,左手摸右手产生了厌烦感,活的无趣无聊,也难受。所执着的一堆的标准、要求,是让自己更幸福了还是更痛苦了呢?
第三转匮乏为富足,唤醒光明心
君子修养自己的光明心。破掉自己内心中一个个“这不好”、“那不好”的标准,他看谁都美,看什么事都好,看到自己的伴侣就像第一天看见一样的美,苟日新日日新,天天都是初恋般的感觉。遇到任何人都是生命中的贵人,无论发生任何人事物,都是来滋养自己的,让自己心灵看清自己本自就有的自由和富足的。活出富足状态的人,剩下的就是自然而然的喜悦,自然流淌出爱从而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