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创业者一对一咨询发现一个问题:焦虑。
每一位创业者和职场人的焦虑感。对生活的焦虑感、无力感;对工作的焦虑感;对自我提升的焦虑感等等,似乎成为很多当代青年人的“标签”。
面对路径的变化,面对高房价,面对高消费,年轻人的抱怨和焦虑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现象。
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向的进化;因为,人只有在努力的道路上才会充满焦虑的心态,说明你还“活着”。
那么,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环境中的焦虑感呢?
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什么从不焦虑呢?
01
毛泽东从不焦虑
在变化环境中总是保持积极的态度
北京,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地方,太多的北漂青年。
1918年,北京。
依旧同今天一样,是很多青年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一套房子大概也需要3000块钱左右(3000大洋)。而,人均收入每月20块钱左右。
年仅24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湖南老家,来到北京,开启了“北漂的生活”。虽然和其余七位同学,在老师杨昌济的邀请下。但依旧不能改变他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一件长大褂,八个人轮流着穿,冬天睡通铺,挤在一起取暖。
杨昌济将毛泽东介绍到北大图书馆主人李大钊,月薪仅8块大洋,这是毛泽东人生第一份工作——这是整个北大级别里倒数第二低的职位。
毛泽东每天做个洒扫、借阅相关工作,虽然在人前低微,但很满足,因为可以免费看书籍和报纸。
他常以一种略带自黑自嘲的语气回忆这段经历:“我只为低微,大家都不愿意理我。”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如何的变化,毛泽东总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大胆地去学习、阅读,去恋爱,去追求信仰,去组织社团活动等等。
(毛泽东正是在北大遇见且爱上了杨开慧)
严寒的天气,它依旧充满“闲情逸趣”,逛公园,做文章,虽然冻得哆哆嗦嗦。
02
毛泽东从不焦虑
坚持长期思考和践行
你去读一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总有一股子向上的精神和冲劲,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力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老子的《道德经》的核心是“无”和“有”。“无”,体现在思想上的的核心本质;二年“有”,是体现在行上的本质,具有功利性的表现。而老子,在《道德经》主张“无”是万物的本源,是“有”的基础,人在行动上不应该带有功利性目的。
如今的年轻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过于追求功利性的生活方式。
大家似乎已经失去了那种“闲情逸致”,每个人神色匆匆,面容焦虑。
所以,当大家焦虑的时候,不妨可以读一读毛泽东的一些文章。每当我阅读他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毛泽东从不焦虑的表现,给人以一种向上的激励。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哪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这样的思想和践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学习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要不断通过分析自己,去努力学习和进行实践这样的思维方式,努力地去改变自己,从最基础的思维做起。
03
毛泽东从不焦虑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跤子的。”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实践论》
能看清问题并且找到问题发生底层本质,就已经解决了一半的人问题。在土地改革上,很多党员仅凭主观臆断,盲目自信,导致并未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问题矛盾的激化。
我们面对问题,就像开一把锁。
想要打开这把锁,就必须在这凌乱的钥匙中找到属于打开锁的的那一把。因此,需要不断地尝试,一次打开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你不断地去尝试、实践和摸索,你就会逐渐成为“开锁专家"。
长期的尝试、训练和调查后,再逐一地进行实践,那么再难开的锁和锁芯,你看一眼后就会知道如何打开。
调查就像10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学会研究和分析一件事情的本质规律,就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修炼和精进的过程。
情况是逐渐了解的,需要继续不断地努力,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毛泽东选集第2卷》
相反,只有不断地大量地去实践去解决问题,才能更认清事物本质,完全解决问题。
当你越想速成,就一定会陷入焦虑的陷阱之中。
写在最后
为人毛泽东说过——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直面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盲目自大的分析一套。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形成一套完成的解决问题的闭环,过程和结果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调查研究。这样做,怎么还会焦虑。
多学习,常调研,勇实践,频复盘,找牛人,掰腕子。
站在伟人的肩上,此时你还会焦虑吗?
推荐阅读:
花半秒的时间,
一起洞察事物的本质
注定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欢迎点赞、打赏、在看、转发为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