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
在知乎,简书,今日头条,公众号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那些通过自媒体短时间赚了多少钱,几篇文章就达到惊人效果的文章,也一度是我的精神食粮。
但,在知乎上写了几篇回答,点赞数寥寥无几;
在简书上发表了几篇文章,0阅读,0回复的战况,深深的戳伤了我那仅剩的自尊;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有天赋,写作的热情也慢慢消退了。
热爱表达的我,变成了写作困难户。
我不禁反思,什么时候开始,做事情就一定要追求一个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的事情,就不太愿意去做了。
难道自己写作的意义就只在于别人的认同吗?
如今,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速成培训班,3个月成为写作达人,一个月赚到XXX,给人一种只要参加培训,你也可以短时间达到某种成就的错觉。
一时间,同龄人都开始变得十分耀眼,实现财务自由,走向人生巅峰,而自己仿佛被狠狠的拉开了一大截,甚至很多00后都成为了人生赢家。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高速连接,和无处不在的广告营销,都让人感受到深深地焦虑!
但每个人的起点不一,学习的节奏也不一样,因为心态的问题,让自己乱了节奏,最终选择放弃反而得不偿失。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得问问自己,是希望通过这个达到某种头衔,还是真的喜欢去做这件事。
如果只是为了某种头衔,某种认可,那么比起兴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意志,要经受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观察了很多知乎上的大V,他们也不是每一篇回答都是点赞上千,点赞量不超过10也是常有的事,但他们还是在坚持输出有价值的回答;
简书上爆文的作者,历史的文章中,也经历过一段阅读和点赞低迷的时期;
所以,想长期做好一件事,要坐的起冷板凳!
最近看了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讲到自己写作的心得,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每天早上伏案写作4小时,中间也有不少文思枯竭的时候,但他的诀窍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坐在书桌前,养成每天集中注意写作的习惯。
著名的小说家尚且如此,何况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我自己更多的是兴致来了,便写一写;在一段时间连续写,则是绞尽脑汁也难以挤出只言片语,自然也收获甚微,最后渐渐就放弃了。
现在看来,写作是一种习惯。
我们在羡慕小说家的自由,羡慕他们的作品能够获得那么多人的认同,殊不知,他们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写稿,改稿,与孤独为伴。
坚持的意义在于,你真的能够找到每完成一小步的成就感吗,并且发自内心的渴望它。
跑步给了我启发——在跑步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难道出门慢跑一次,我的身体就能变得更加健康吗?
并没有,生活也不会因为我多跑一次,而立马有所改变。
但我更加享受的是挥洒着汗水跑完的成就感,还有克服惰性,坚持完成任务的自豪。
曾经跑过一段时间就放弃的我,也开始将跑步持续的更久了。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学会享受过程,学会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满足感,才能长久把事情给做下去。
现在的我,开始固定自己每天的写作时间,并且把写作的目的放在锻炼自己总结和思考的能力上,每输出一篇文章,便是一个小小的成长。
写作,好像也变得更加容易起来了。
茨威格曾说,“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而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使把事情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