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锦月;摄影: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锦江区档案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9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盐市口人民商场二期工地考古发掘结果显示,盐市口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是人口稠密、繁华显现的成都市中心区域。
考古现场发现了一座汉代大型廊桥遗址。考古专家根据木桥仅存的横木、立柱和古河道的宽度等遗存推断,廊桥长约27米,宽度3~4米,其结构与2001年在成都金沙遗址兰苑地点发掘的汉代木桥完全相同。从木桥的结构和古河道内出土的遗物推测,这座木桥的年代约在汉代。这种廊桥在民间又称“风雨桥”,整座桥由桥台、桥基、桥柱、桥梁、桥面板和桥上部可蔽雨遮风的廊房等六部分构成,其建筑规模、建筑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考古专家还发现了宽约27米的古河道遗迹,水流方向由北向南,这座廊桥就横跨在古河道上。据相关志书资料查证,这一带没有古河道的记载,只有公元853年的唐朝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白敏中主持开凿了人工河——禁河,后更名为金水河,河面宽约十米,深约三米,流经成都市锦江区今天的染房街、青石桥街、耿家巷、红石柱街等街巷汇入锦江。1971年底,金水河因改修地下防空地道而消失。
近千平方米的发掘现场还发现了一座房屋基址和十口水井,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罐、铁器等遗物。密集的水井是古代成都人口稠密、城市繁荣的象征,也是研究古代成都历史街区的重要资料。十口水井中有明清时期水井四口,均为圆形;宋代水井六口,有圆形、七角形、八角形、十角形等。其中第七号宋代水井做工考察,保存状态完整,古井上的一块纪年砖准确标明了该井的建造年月:“天禧三年二月”,即公元1019年的北宋时期。该井还出土了双耳瓷罐、四耳瓷罐、铁釜、铁刀、铁剑等大量古人生活用品,制作精美且保存完好,尤其是几件瓷罐,大小造型各异,时过千年面世却色泽依旧亮丽。更为珍贵的是,该井中还出土了三十余颗白色围棋子,被考古专家称为了解宋代围棋“十分罕见的珍贵文物”,在成都平原尚属首次发现。
成都城自秦张仪筑城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根据专家对成都城的考证,汉代的成都城分为少城和大城,少城在西,大城在东,分布在今成都市中心的西南部。此次考古发现的大型汉代廊桥的位置应在大城东城墙附近,是汉代成都居民往东出行的一条重要通道。可以想象,在汉代,这里就是一片繁华景象:在风雨廊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在风雨廊桥的周围,成都的先人们傍水而居,生活富足,宽阔的河水由此经过,河运便利,商贸发达。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都市盐市口一带在汉代就是成都的核心区域。
考古证实,自唐代以后,这条宽阔的河流不再流淌,河道已经废弃淤埋,宋代的人们已在其上生活和居住。六口密集的宋代水井表明,在北宋时期,这里人口稠密,街市上人流如织,水井边围滿了汲水的人们,市井繁荣,是北宋成都繁华的一个缩影。
成都盐市口商圈是今天(注:本文作于2008年)成都的核心区域,也是今天成都商业最为发达的区域。这次考古发现,把盐市口地情历史上溯到了2000多年前的汉代。因清光绪年间设官盐和盐业交易市场而得名的盐市口一带,其繁华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代。
(下篇:《盐市口的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