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不同专家不同解读,你觉得哪种解读更靠谱?

【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专家一解读】

今年高考是江苏自主命题的最后一次,所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的作文题依然是材料作文,而且还是江苏卷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作文材料中的“同”是材料表述的原点,材料的真正内涵,蕴藉于“同”之下,需要考生深入挖掘和揭示。

材料由四句话组成,句间关系显示出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下面三山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材料的引子,它出自《易·乾》,原句是这样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如果按照2019年第一句命题方式,完整引用,就和去年如出一辙了,即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各有性)”领起,紧接着以水(水)和火(盐)两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鲜明特性形象地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各有性)”进行诠释。但是今年命题者省略了“水流湿,火就燥”,因为材料开头这句话里有“声(音)”“气(味)”两个考生日常相对熟悉的事物,不需要“水流湿,火就燥”来阐释了,这样反而显得更简洁明了,一开头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考生,“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让考生明白“同类的事物之间可以相互感应”,暗示志趣、意见相同的人可以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句话“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既紧承扣上句,由“同声”“同气”延伸到“同类信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又为下文做好铺垫,强调放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思考,这些同类信息对我们的影响。考生应该抓住“环绕”“塑造”二个词语中的情感与态度倾向。也就是说,“同类信息”不断地强化叠加,“久而久之”,我们会被这些信息“环绕”,形成“信息茧房”,当然也可“塑造”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考生可以联系“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去思考,展开联想,从而丰富这句话的内涵,为立意拓展空间。

第三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在前面两句话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的背景——“智能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关注点”“兴趣爱好”等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这种“更加紧密的环绕”会很便利地让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因此,材料的启示正是在肯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基础上,强调我们在“智能互联网时代”要慎重选择自己“关注的人和事”。

材料的最后一句“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实际上是具体列举生活中我们可能的行为,无论是“浏览、点赞”还是“分享、感动”,它们都可能塑造我们“未来的样子”,强调了这一道理存在的普遍性和原则性,在审题立意和选材构思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当然“点赞、分享、感动”等词也在暗示命题的指向是积极、正面的为主,给考生以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维导向。

综合起来看,材料强调的是在“智能互联网时代”要慎重选择自己“关注的人和事”,特别是要多关注社会生活中传递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我们“未来的样子”。当然,这里面也可反思“信息茧房”带给我们的负面困扰及解决之道。在当今这个即将步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语)”。我们的未来都是由我们现在决定的,正如日本“短篇小说巨擘”芥川龙之介说的那样,“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今天我们的样子其实也是由我们过去“关注的人和事”塑造的。

今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命题延续了2019年命题风格。以往写“语言”“车”“智慧”等,几乎可以说是话题作文,今年与去年一样,看似写“同”,实则写理,引导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有一个小的切入点,要写出自我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挖掘出属于自我的选材和内容,将自己最为独到的生活体验和真知灼见表达出来。(来源:三山语文)

【专家二解读】

今年作文材料的类型与江苏近三年高考的核心概念式(车、语言)和借物喻理式(五味相生)都不相同,更接近2016年的考题: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类材料,给出的是一段逻辑化的阐述,而不是一两个关键词或是喻体。材料内部的各个句子,是在进行环环相扣的理论推导,而不是就某一核心词做各方向的发散。我们把这种材料形式称为理论陈述类。以阵法作比喻,理论陈述类材料就是一字长蛇阵,“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

理论展开的方式,虽然无非索因、举例、对比和从一般到特殊等几种,但几句话连贯而出,就是一套组合拳,确实可能让人看懵。特别是这几年江苏各地模拟题以概念式的居多,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在材料中勾选关键词,遇到今年高考这样的材料,审题或觉无从着手,构思或觉难以兼顾。

不过,去年的比喻式材料中,也包含着论述:水加水、盐加盐和五味是对比,从调和共存到相生百味,是过程分析。只是比喻式材料把抽象事理的推演包藏在对物象的叙述中。从原理上来说,在阅读理解上,理论陈述类材料难于核心概念式而易于借物喻理式。但是,借物喻理式因为有从物象到人事的大跨度,侧重于事理概括,往往阐发的是普遍哲理,而理论陈述式则侧重事理分析,往往有独特的思路,并指向比较专门领域。所以从写作上讲,前者更容易取材,而后者较难完全贴合材料展开。

下面,我们先分析高考材料四句话之间的关系,再重点解读这些句子中对写作有提示意义的词语。

当然,我们的解读目标是理解试题材料,至于阅卷时是否要求作文完整把握这些信息,是否要求作文与材料在理路上完全吻合,则有待相关专家作出研判。解牛之庖丁,烹熊掌或不能熟,所以笔者在专业之外,无所能言。

另外,我们昨天发布的一篇作文,以及本文之后列出的例文,都基本覆盖了材料中的关键点,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但它们只是展示了这个题目的写作可能性,并不代表这个题目的标准或最佳写法。

(一)材料的逻辑结构

材料四句,两句一层。

前一层提出普遍规律,后一层落实具体情境。简言之,前理后事,以理引事,借理析事。

但两层关系一定不是“以事证理”。因为两层之间的没有用“比如”之类关联语,而是用“总是”“更加”提示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

前一层有两个事理环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与“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为一环,后者是对前者的通俗化解说;

“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为一环,是前一环的结果,而“同类信息”是前后环节的连接点,从而成为本则材料之理论核心。

后一环节细分又有“环绕”“塑造”两个过程,从下面一层“你未来的样子”来看,“塑造”是整个材料的指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题属于“个人成长”这个大话题。

后一层,第一句提出“智能互联网时代”,给定了“信息”获取的范围,第二句用“浏览”“点赞”“分享”进一步强调网络这一话题情境,并提示了“同类信息环绕”的实现方式。至于如何从“环绕”推进到“塑造”则是留给考生的发挥空间。

(二)一些值得关注的词语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关注”“环绕”两个词并不难懂。我们想说的是,“关注”不等于“认同”或“站队”,“环绕”不等于“包裹”或“捆绑”。两词都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把信息包围设定为一个正常而中性的事件。所以本材料有事理呈现,无善恶判断。网友分析和评价本题时,往往使用“信息茧房”这一包含贬义的概念,可能反而自陷于“信息茧房”。(当然用“信息茧房”的理论来写作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同类信息”的“同类”固然可以理解为同样的立场和价值观,也可以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观点。至于人能否获取多角度的信息,是一个技术运用方向和个人思维习惯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以“异”为高,对于“同类”嗤之以鼻或视若仇雠,毕竟“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一个“同”字。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传统互联网把现实搬入网络,实现信息的低成本传播。“智能互联网”则有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加持,对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交互方式有更精细化的影响。所以下文说“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而不是强调数量的多。

就本人体会,2015年左右,微信朋友圈才流行起来,那时,点赞、转发仅朋友可见还是一种新的网络社区机制,智能互联网手段也只在购物网站“偷偷”运用。快手、B站的精准推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这一届考生,是称得上伴随智能互联网时代而成长起来的。当然,他们也可能因为缺少其他时代的经验作为参照,而无法感知智能时代的特点。

“可感”,是说智能互联网时代,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更容易被人观察到或表述出来。这是个很有分寸的用词。如上面的分析所言,智能互联网时代才开启不久,其影响范围还没有覆盖一代人或者某人的一生,网络信息的“环绕”是既成事实,“塑造”则尚未可知。我们并不能说刷朋友圈对一个人的影响,会强烈或深刻于苏辙读太史公之书而养成奇气。但网络有痕,数据精准,“可感”是确实无疑的。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

“未来的样子”当然主要是说自己现实成为的样子,但也未始不可是别人看来的样子,也的确有人通过点赞和转发塑造个人形象。不过既然“塑造”的概念要保持前后一致,那么还是作为现实的样子理解比较妥当。

“浏览”“点赞”“分享”是典型且连贯的网络行为,都可能影响到你之后的网络信息获取。比如网络平台会加强同类信息对你的投放,或者你与信息投放者会形成关联从而能即时获取对方发布的信息,或者你的点赞经过量化促使对方继续向网络投放同类信息,或者你的转发让该信息传播给了与你相类似的人……

以上是从行为层面说的:智能网络环境下,小行为都可能有回响。“从心所欲”“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则是从心理层面做挖掘:智能网络环境下,内心的小触动都可能反应到行为上。这一点关联到上文的“更加可感”。

总体上,材料提示的心理和行为,是积极健康的。当然,确实会有人利用智能互联网进行信息控制或者商品营销,甚至可以说,这些运用是智能互联网研发的主要动因,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智能互联网对于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当然从写作上说,写正面或负面都可以)

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这一条与前三条并列,有些违和。因为这一条说的并不是典型的网络行为。“感动”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材料开头的“喜爱”呼应,“突如其来”则暗示了“感动”并非出于主观的“应”和“求”,即此“感动”可能引发新“喜欢”和新“关注”。由此,新的信息环绕之旅开启。也由此,信息环绕并非封闭的信息场,在智能互联网条件下,亦随时可能触发新的信息关联。所以这一句,既是对“人”这一要素的强调,又引发对“喜爱”的再认识。

最后简单说一下本人对于“智能互联网影响下信息环绕对人的塑造”的理解。无论是造纸术还是智能网络,都只是技术条件,信息流本身是无意识的。虽然有人能控制信息流,但控制者群体并不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网络形成的所谓的信息环绕并不是旋风可供扶摇而上,也不是季风可供诸葛亮来借。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如果一直做信息的接受者,那正如飞沙风中转,并不能实现“塑造”。任何时代,自我塑造之难,难在保有一个供信息环绕的轴——“自己喜爱”。(来源:钟楼语文)

【专家三解读】

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选自《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这句话是说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句更为明显突出了材料的核心意思:“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环绕”“塑造”。强调了兴趣会让个人有意识地收集某一方面的信息,进而被这些信息“同化”。

第三句,限定作文写作的方向为——智能互联网时代。虽然题目没有明确一定要写网络事宜,但是通观材料,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住这个意思: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更容易被自己关注的事物改变。

第四句示意学生可以从“点赞”“分享”和“感动”等方面来想。“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等词再次强调了个人兴趣在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开始于”一词突出了现在的行为对未来的影响。

所以,这则题目必须要抓住“兴趣”“影响”“人生”等词,大背景应该放在“智能互联网”上,也就是智能媒体对人(青少年)的影响上。特别要注意的是,从最后一个排比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好写正面的影响。

本题写记叙文应该比较容易,写议论文的话,建议考生参照时评类文章来写。(来源安东之子)

【专家四解读】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命题人担心考生不理解,于是作了一个通俗化的解释: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考生要注意的是,这个解释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内涵相比有所扩大。命题人的解释,突出了“环绕”和“塑造”这两个词。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两个词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它是有层递性的:“环绕”久了,就可能被“塑造”了。为了让考生关注新生成的这两个词语,命题者又写了一句话: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这个作文题目如果到此为止,学生的审题是不会存在分歧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还常说“跟着好人做好事,跟着坏人学不良”,古语也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猜想,命题者想要学生写的就是:在信息时代,我们集中关注的他人以及某个事件对我们的成长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我们所选择的信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命题人担心学生读不懂题目,不知从何处下手写作,于是又写了一段话: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这段文字如何深入理解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分句:你未来的样子。这句话是把写作的空间向未来延展,也是来回扣“所塑造”这三个字的。“你未来的样子”,其实是被“塑造后的样子”。那么我们被什么所塑造呢?命题者又给考生作了提醒: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这段话内有玄机,有个“机关”。一旦忽视其中三个字,审题的结果就会发生转向,哪三个字呢?就是“开始于”。如果忽略这三个字,学生的写作可能会偏向于写“一次浏览”“一回分享”“一场感动”。考试刚结束,我已经听到学生的议论了,说这次作文和前面的模考相似,是写瞬间的、写一次感动的。在网上,也有网友晒出自己平时训练的模拟题“精彩的瞬间”,并且认为自己猜中了高考题。

什么叫“开始于”?说明后面还有内容,还有持续,还有过程,可能还有结果。阅读前文,我们可以发现,“开始于”这三个字对应的就是上文“久而久之”“所环绕”“所塑造”这些词的。命题者特意用这三个字来强调不是“一次浏览”“一回分享”“一场感动”的短期行为,因为一次不足以成为影响人发展的“场”;所以,命题人强调的是从这一次开始,久而久之,被塑造成新的模样,或者说开始朝向新的样态。审题时,一旦忽视“开始于”这三个字,学生就会把目光聚焦在“一次浏览”“一回分享”“一场感动”这三个词语上,审题就会出现偏差,写作就会偏离重心。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材料浑然一体,指向明确,贯穿着自己因为持续关注而被他人影响塑造、或是自己被每个特殊事件(事情)所影响、所塑造的“主旋律”。

这是我们从材料层面来分析审题立意的方面,下面我们再从命题背景的角度来审视这道命题。今年是江苏独立命题的最后一年。客观地说,这道命题很好地坚持了既有的传统,让考生看到题目很亲切;同时,这道题也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感,对接了新高考、新时代。命题者将写作的范围投放在智能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突出了英雄、榜样、正能量的带动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尊崇美好,分享感动,考量考生向善、向美的格局,塑造考生优秀的精神长相,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也有人说,这个命题是否夸大了信息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忽视人对于信息的“免疫力”,这样的质疑也不无道理,人的成长发展受制于很多因素,对于一个明确知道该往何处去的人而言,这些信息不会引导人朝另一个方向成长;喜欢与关注不会左右一个人的成长方向。从这个角度看,命题虽然加上“也许”的字样,又的确有“环境决定论”之嫌。(来源:新沂教育)

【专家五解读】

或许可以用2004年江苏省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题的作文题来评价2020年的作文题,这就是“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我们不妨将其视为一次自然的回归与整体上的呼应。

“山的沉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题目形式上看,今年的作文题依旧是考生熟悉的新材料作文,需要学生从给定材料中确定构思范围,自主立意与表达。二是从整体风格上看,今年的作文题延续了江苏卷作文题一贯的宏大命题+诗意表达+时代生活“三结合”的特色。作文材料聚焦于智能互联网时代个人成长的命题,诗意的语言表述设置了真实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规划人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助于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感悟与思考,并做出创造性、负责任的表达。

就“水的灵动”一面而言,今年的作文题又表现出与以往命题不同的特点,更切近学生个体独特的生活体验,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元的思维空间和写作立意的角度。

与往年江苏卷作文题大多有个“核心概念”或“关键词”不同,今年的作文题很难提炼出一两个类似“和而不同”(2019)、“语言”(2018)、“车”(2017)、“话长话短”(2016)这样的核心语词。整个作文题设置了一个有着复杂联系和多样化可能的话语情境。作文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揭示出人际交往中的普遍便存在的现象或规律,第二句话指出这一现象或规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句话强调在当下智能互联网时代这一影响会显得更为突出,第四句话从生活出发指出当下的“浏览”“点赞”“分享”“感动”可能决定“你未来的样子”,这也是对文章的选材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提示。

从整体上说,材料引导学生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问题。这里的“环境”是一个包括了与之发生关联的人、所经历接触的事、所面对的各类信息的综合体,是个体生存的小环境小场域。一方面个体的选择会影响并塑造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另一方面这一与个体关联最为密切的场域也在影响并塑造着个体。材料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在同类信息“环绕更加紧密,塑造更加可感”的智能互联网时代如何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每一个个体所生存的环境都有其复杂性,这里还涉及到大的时代背景和小的生存场域交织并存的问题。材料并没有提到个体与小环境之间具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没有提到这种相互的“塑造”是正向积极的还是负向消极的。由此看来,这个作文材料兼具了思辨性、开放性和启发性,既有对个体成长的一般性规律的揭示,也有对个体选择信息及被信息塑造的具体描述。于是,我们可以描写记叙现象,抒发感怀;可以发现问题,思考其中的关系和原由;也可以解决问题,探求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个体应该如何对自我的成长负责。

找不到核心概念、关键语词,对材料内涵把握不清,这些也许是有人觉得这个作文题有点难以下笔的原因。但这次作文命题的成功之处也正可由此体现:虽然没有核心概念关键语词,但题目给定了明确的体验思考的情境;只要平时有感悟生活、反思自我的习惯,能将材料表述与自身生活体验相勾连,材料的内涵也并不难把握。相反,如果习惯了机械化套路化的应试作文训练而缺乏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与思考,对这样有一定思维广度和深度的作文题的确很难应对。

每一个考生都是时代生活的参与者,都是自己生存场域的塑造者,也都是个体成长的直接体验者。面对这个作文题,考生本应该充分联系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选择独特的个人角度,选取真实可感的素材,并写出自己独有的体验感悟与思考认识。

题目中关注现实生活与个体成长、引导个人化体验与审辨性思维的倾向,对于我们一线的作文教学也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倪峰)

【专家六解读】

跳出“信息茧房”,学会“和而不同”

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屈雅红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不同层次的认知都可以写出不同层次的表达。“题目中,我们最先看到的‘同’字,由这一个字,我们说到共情、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以己度人,这都是看到‘同’字后最基本的感受。”如何更深层次地理解“同”?屈雅红表示,我们想要进步,就需要跳出我们自己,离开刻板成见,不能“党同伐异”。

屈雅红提到了一个传播学名词“信息茧房”,“现在的大数据抓取,容易形成信息茧房,你始终困在所浏览的信息里。想要求得更大范围的认同,或者说要扩大视野,一定是要突破信息茧房,关注不同,比如,关注和我们不一样的习俗,了解不同的人,‘和而不同’,这样最终才能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达到‘同’,实现‘共在’。”

屈雅红以旅游为例,“旅游让你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文化,如此这般你才知道世界有另一种风景。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不会那么的偏狭,不会成为一个狭隘的人。”

【专家七解读】

不能简单扩充和叠加,材料需要“咀嚼”

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鹏提出,现在的学生写作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扩充式写作,把素材从头到尾扩写一遍,文字虽然洋洋洒洒,但却空洞没有内容,这是素材的简单叠加。另一误区则是元素式写作,只盯住作文材料中的一个点。“举个例子,今年的作文材料里提到了互联网,学生就只在文章里谈互联网。”

张鹏提出,真正的写作应该是“咀嚼式写作”。“今年五四期间,‘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这句话红了。在互联网的大浪潮下,我们怎样保持内心的自我认同,自我坚守,然后在信息过窄的情况下坚持自己,这才是对‘同’更深的理解。”

【专家八解读】

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张建勤也认可这一观点。张建勤表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来自《易经》,最简单理解就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志趣相投的人很自然地愿意在一起。“对于这道作文题,不能仅仅在材料中找到一个‘同’字就扩展开写,这个‘同’字,不应该简单理解为相同、共同。此外,如果写各种‘第一次’,第一次点赞、第一次在网络上被感动等,在我看来这属于跑题了。不跑题的文字,一定是建立在对材料本身有咀嚼,真正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的。”

【专家九解读】

今年的高考作文,怎样写才能得高分?这恐怕是不少考生和一线语文教师共有的疑问。研讨会上,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力学小学校长李琳现场“解题”:“这道题我关注了‘塑造’这个词,教育是塑造,也是一种选择。你选择高雅或是低俗,便会有不同的发展走向。”李琳打了个比方,人的一生就像读书,“读好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找自己的过程。通过找跟自己气味相投的人、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变为更好的自己。”李琳表示,“找自己”的过程,还暗含着选择的意味。“当你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才可以选择跟你靠近、你欣赏、你能融通的对方,不管对方是人是物是花是草。”

还可以“找自己”,“原来你也在这里”

李琳的“解题”也得到了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骆冬青的认同,“一个人怎么找到认同的东西,找到认同的东西就是想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线索。另一个线索,我怎么样找我心里的东西。”骆冬青说,“那句经常被引用的‘原来你也在这里’,最精彩的地方便在于,要求我们经过一个艰难的探索,经过一些不同的障碍、阻碍、阻隔,然后终于找到自己心里的那个他,同时也找到我。这也是我们自我深耕认同,对他人的认同,包括对整个共同体的认同。”

【专家十解读】

部分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经常会向学生提出一个“三段式”的解题方法: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来拆解作文题,进行作文,得分一定不会低。今年的这道高考作文题,是否还能套用这个模板?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教学处主任胡葆青表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框架并不是完全不能套用,只是在不同的文章中,要各有侧重,关键是学生要有比较高的站位,要灵活调配、运用自己手里的材料。文无定法,却又有章可循,只有灵活运用积累的素材,才能水到渠成地把这篇文章做好。

“住在自己的习惯里,这恰恰是创新思维的对头。一个人要想创新,就要打破自己的习惯领域,去刻意地接受一些不同信息。”屈雅红表示,允许“君子和而不同”的存在,但我们必须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存在。

她甚至以扬子晚报曾经的高考下水作文《好奇心》策划为例,“为什么小学生能写好关于‘好奇心’的作文,高中生反而写不好?伴随着思维的固化,想象的天马行空没有了,很多东西把它禁锢住了,此刻就需要跳出舒适圈,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专家十一解读】

骆冬青表示,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不仅有思考的深度,而且留下了颇为开放的空间来进行写作。“题目让我们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认同某种价值观、某种理念、某种情感。在单纯的认同之外,有的东西要相同、相通,能够容纳一种不一样的,但在容纳不一样的时候,我们的感觉反而得到了共同。”骆冬青表示,即便是“不同”,是否依然可以通过情感、美学方式达到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沟通?这就是这个题目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专家十二解读】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保留了江苏一贯的特色与风格,比较的文艺化,而且在内容的拓展方面有所突破,是它向全国卷靠拢的一个体现,与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更为紧密一些。”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在材料编制上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概念主导、逐层阐述、逐步引导的表述风格,既在关键句(主旨句)的表述中给考生以理性上的认知,又在事例句的表述中给考生以感性的唤醒。考生可以借助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述基本准确地把握材料。

立足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作文材料中的“智能互联网时代”“浏览”“点赞”“分享”等字眼的出现,强化了信息的当下时代背景与特色,充分体现了今年作文题在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方面的指向与立意,旗帜鲜明地考查学生对当下社会的理解和时代生活的感知,是时隔十年之后对2010年《绿色生活》命题的一次遥远的呼应。学生生活于当下,对智能化、大数据、信息、自媒体等现代科技发展及其载体都有深切感受,应该会有话可说,可以做到有感而发,能够做到“文章合为时而著”。

材料核心鲜明,写作指向明确。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核心概念鲜明,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也就是“求同”。如果做一个较为完整而又简洁的概括,材料可以表述为“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作用”。这次命题没有搞庸俗辩证法,没有让考生在异同之间做肤浅的思考,而是强调非常明确的命题核心“同”。在这个指向之下,考生可以联想到共同语言、文化认同、志同道合、人以类聚、环境育人等与“同”相联系的文化素材与立意角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什么立意中都必须强调信息的环绕还是塑造,也就是外部信息对人的影响力。

兼顾多组关系,大胆开放空间。从材料看,今年的作文命题兼顾当下与历史,兼顾文化与生活,兼顾环境与交往等多组关系,大胆开放材料的外部空间,突破了过去命题中单个关键词束缚考生思维的现象。譬如在当下社会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中,它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同则和,和为贵”的社会道德观念,又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求同心理的社会学特征,同时与当下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相吻合。学生只要在这种贯通传承中考虑“同”与“求同”的塑造功能,就可以做出符合材料要求的作文。

当然,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江苏今年的这个作文题目,考生如果拓展思维,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则材料暗藏了更有价值的内涵。在“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作用”这个命题之下,考生可以思考它是否湮灭个性,是否钝化思想,是否强化思维同质化,是否造就圈子文化,是否形成群体依赖,人应当如何独立面对海量信息的强制性、无形化塑造,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在同样文化、信息、环境面前特立独行的人格品质等等。在不混淆颠倒价值观、不故作标新立异的前提下,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做出深刻独到的理解与表达。

(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薛海兵


【作文示例】

做网络时代的“逆行者”

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正炙,一夜之间,“逆行者”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大家纷纷为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点赞。一时间,媒体上到处都是有关“逆行者”的报道。继而,志愿者越来越多,武汉封城之后的一周时间里,从全国各地赶到的灾区的志愿者多达12万人。让人在为志愿者祝福的同时,再一次感受到了智能时代网络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在智能时代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秒知天下事已经不再是梦想。可惜也正因为网络上无所不包,所以不仅工作、学习和休闲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还有宣扬暴力、色情的低俗内容……这些资源都明明白白地摆在网上,中间充满了知识和诱惑,等待人们去选择。有志者只有善于甄别,善加利用,才能准确定位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收获知识;否则,就很可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内容中沉沦下去。

有志青年必得有健康有益的兴趣,方能在数据海洋里游刃有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个人对哪一种信息感兴趣,就会有意识地关注和搜集这类信息,进而影响到他的人生。球迷从观看球赛直播开始到搜集球星照片,渐渐地就会寻觅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诗词爱好者从在QQ里发表自己的“小方块”开始,到有人点赞、转载,渐渐地就会加入一些本很难有交集的诗歌群;创业者从搜集自己关注的信息开始,到有共同志向的人相互吸引聚到一起,最终很可能成为明天的“马云”……有益的兴趣,让人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若不然,则本来的大好青年只会被网络信息拘囿在欲望的囚笼里,难以脱身。有多少为网络游戏、主播平台所诱惑的青少年,逃课逃学、偷盗抢劫,甚至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规劝而大刀相向。难道那些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本质就是坏的?绝对不是,恐怕更多的原因是在那些青年人没有培养出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之前,就被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影响了吧。

慎始方能善终。青少年在走进网络的第一步必得开个好头,才能享受到网络带来的益处。为自己最初的网络漫游找一个合适的目的无疑是最实惠的行为,而这个目的最好是以兴趣为依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年人只有以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为目标,才能精准定位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

试想,数以百万计的逆行者,必定都是关心国事、心中有担当的有志之士,才能在各色信息中关注到疫情信息,进而选择投身抗疫行动之中。还有更多的人,虽然没有成为逆行勇士,但是正因为他们的关注和分享使得疫情能以最快的速度被全国人民了解。这之中,个人兴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关注一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到希望工程,从感动于《饥饿的非洲》到国际援助,从水滴筹里的捐款到公益救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人们一次偶然的关注或是一次感动地分享,由微而著,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这个网络时代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逆行者。也许我们个人的关注和分享在大数据中是微乎其微的,但是“走的人多了”也便会成为一道醒目的风景。

在这泥沙俱下的网络时代,让我们以高尚的志趣为慧眼,做网络时代的逆行者,只有这样,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成为自己喜欢的人。(来源安东之子)

朝向诗意的栖居

徐长征

偶然的一次浏览,我看到了李子柒的短视频。视频制作精致,画面唯美。李子柒采荷叶,摘荷花,挖莲藕,然后做成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在那个种满各种蔬菜、长满各种果树、无所不有的小院里,李子柒劈柴、做饭,面朝青山,把庸常的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再一搜索,我才发觉自己的封闭与寡闻。原来李子柒早已是全球第一网红,坐拥4000多万粉丝。在智能互联网的时代里,可谓:“为人不识李子柒,阅尽视频也枉然。”那个远在四川的小院成了很多都市人心中的桃花源。

后来,我在头条新闻里对李子柒的视频加了关注,也是第一次成了一个“后浪”的粉丝。有一段时间,没事的时候,我就打开她的视频,看她采花做胭脂,剥树皮作宣纸,种毛豆做酱油。这个无所不能的女子带领我们一次次回到远古,回溯到《诗经》的深处,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畅情遨游。我从农村走出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劳作中“跳”出来,成为了所谓的“城里人”。我也曾经把这当作是一种骄傲,讲给那些不刻苦学习的学生听。可当我一次次浏览李子柒的视频的时候,才第一次感到恐慌与自卑。我没有想到,最原始的、最粗糙的生活居然还有另一番样态。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灵魂被这个神奇的女孩所塑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以为只存在尘封的诗集中;“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看卖花”,我以为只是失意文人的无奈。原来,人生的质地,不在于鞋上有没有泥土,而在于生活的姿态与气度。李子柒曾说,我拍的这些视频,就是给那些深处都市、脚步匆匆的现代人营造一处可以安放灵魂的后花园。反观我们呢?却恰恰争相奔跑在失却家园的路上。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人,诗意地栖居》中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一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便成为了所有的人生向往。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诗意早已成了奢侈品。

伴随李子柒视频的火爆,我看到网络上的“李子柒同款”农家小院从各家媒体中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只可惜东施效颦式的模仿和要礼物的乞丐相将所有的美感和诗意打回了原形。高山流水觅知音,在世俗功利之风的遮蔽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不知道,在事业最如日中天的时候,李子柒会关闭更新,因为她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在偶像的追逐里,我们争相塑造自己的网络长相,殊不知,我们需要慢慢靠近的、也是最难靠近的却是高贵的精神长相!

我们也许永远不能活成另一个人的模样,但只要心存向美、向善之心,我们也会朝向远方,诗意地栖居在梦想的大地上。


读了以上不同专家的解读,你会觉得哪个更靠谱点?两篇范文又觉得如何?谈谈你的看法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423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47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019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43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35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98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41评论 3 40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04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5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9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9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5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01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8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9评论 2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