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笔记法的说法是我的自创。我践行着每天做学习笔记,我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过事实也证明了用笔思考真的比用脑思考更有价值。
这几年的飞速成长和我每天记学习笔记有着很大关系,我也时常向周围的人推荐写学习笔记。但是,有很多人反馈说不知道怎么写?所以,今天我把写笔记的经验汇总成“三好学生”笔记法,以供大家借鉴。
一、“三好”是指:好的工具、好的内容、好的形式。
1、好的工具。
什么是好的工具?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标准就是“贵”。当然每个人的“贵”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经济承受力不一样。
我常用的笔记本是“九口山”出品的,价格在90元左右,这对于过去自己最贵也只买过20多元的本子而言,已经算“贵”的;草稿本则喜欢用“无印良品”出品的,这对于过去就随便用废弃的A4纸做草稿的人而言,已经算“贵”的了。写字的钢笔我个人喜欢用凌美的钢笔(300多元)和无印良品的多色圆珠笔(28元),这些对于过去只用培训时剩下的2元钱一支的水笔而言已经算贵的了。
用好(贵)的工具这是一种态度。一方面是自己珍视的态度,我们越认真对待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被完成的概率就会增大一些,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最怕“认真”这两个字;另一方面是好的工具凝结着制造者的态度,粗制滥造的廉价品本来就是一种糊弄,用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说法就是:好的产品是会说话的。当我们用上制造者精心制造的笔记本和笔,我们也会被他们认真的精神而影响,从而让自己在写笔记的时候也会更认真。
2、好的内容。
既然买了好(贵)的工具,而且又要花更“贵”的时间来做记录,那么就一定要记录下好的内容。
什么是好的内容呢?简单标准就是:对自己当下和未来都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说在未来还可以反复回看的内容。
基于这样的标准,我们在写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梳理自己价值观的过程,价值观就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慢慢会让价值观变得更加的清晰,这也是我在文章开头写的“用笔思考”会强过“用脑思考”。
我自己最常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内容是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有价值的课程资料。当我在写课程遇到瓶颈的时候,就会通过翻阅笔记本给自己增加思路。
在我持续写笔记这将近1000天的时间里,我越来越坚定自己对于职业的梦想,越来越清晰的知道自己应该把时间花在哪些重要的事情上。
3、好的形式。
笔记好的形式犹如菜肴的摆盘,“色香味”俱佳才算上乘。
好的形式是对好内容的一种尊重,就如同“昂贵”的食材就得匹配相得益彰的餐具和造型。
当我们用尊重的态度做事,沉浸其中,就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出让人惊叹的效果,也会让自己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庄子》中的庖丁解牛讲的就是个道理,本来属于“粗鄙不堪”的屠夫职业,竟然被庖丁做出了艺术家的效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释义: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什么样的形式算是笔记本好的形式呢?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赏心悦目”,让别人和自己都赏心悦目。就如庖丁解牛一样,观看者是一种享受,而庖丁自己也是一种享受。
庖丁刚开始一定达不到达不到这种赏心悦目的境界,就如同我们刚开始写笔记的时候也不会一下子达到这样的境界,然而,一旦我们报以认真而尊重的态度做这件事情,我们一定会越来越能达到“艺术家”的角度。
我找到自己两年前做的笔记,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来这两年的进步,当然我坚信20年后我的笔记应该能达到“艺术家”的水准。
我自己关于形式上的一点小经验是:
用日期提示自己。因为我是“自律100天”的践行者,我还会标注上这一天是我“自律100天”中的第几天。
用简笔画增加观赏度。我原来是个绝对的手残,在2017年的时候刚刚开始练习简笔画,被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诟病为“极丑”。不过两年下来,现在画的简笔画算是稍微能看点啦。
用颜色强化重点。我在2017年的时候喜欢用无印良品家的荧光笔,现在我喜欢用彩铅,中间我还用过一段时间的彩色水笔。
用箭头凸显逻辑。尽量在做记录中学会使用箭头代表内容之间的逻辑和思考的逻辑。
用排版增加整体度。尽量做到对齐,尽量做到不同内容应该区隔在不同的空间,尽量做到段落层次分明。
二、“学”是指:学习习惯、学会思考。
1、学习习惯
为了让自己每天都有内容值得记录,就得倒逼自己每天学习,输出倒逼输入,靠主动无法养成学习习惯,那么就 通过这种“被动”方式。
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而言有多么重要,这已经不言而喻,因为普通人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好,就得通过不断的学习去升级自己的认知。
学什么?学那些对自己现在和未来有价值的内容。这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投资。
2、学会思考
无论是整理出笔记的逻辑还是总结要做记录的学习内容,都得经过思考,思考能力是人与人之间的核心差异。
我们做笔记就是思考方式的呈现,思考方式本来是无形的,我们并不能分辨出自己思考方式的等级,而做笔记就相当于把无形的思考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自己知道有哪些地方是自己的盲区,有哪些地方是自己的短板。进而我们就知道了自己下一步提升的方向。
如果不做笔记,我们读过的书,听过的课,大部分都烟消云散了,我们也无法复盘当时自己的思考方式。而当我们做了笔记,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考封存,未来再回看,就可以看到自己思考迭代的路径,这种看到会给予自己很大的信心。
通过思考,把自己学习的内容做成笔记,通过做笔记反向增强思考。
三、“生”是指:生成图片打卡。
很多人会觉得把自己的笔记拍照打卡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或者来说是一件没什么意义的事情。然而我这1000天的经历来看,生成图片打卡会让自己更有动力持续下去。
首先,当拍下照片发出去,这就意味着是一种公众审核,哪怕你只是发给闺蜜,这也是一种审核,虽然对方并未审核你的意思,但就是因为这种被审核的感觉,会倒逼我们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其次,拍照片打卡会让自己有“及时反馈”带来的满足感。为什么人们打游戏不用鼓励就能持续很久?而学习就得各种下决心发毒誓?因为游戏中各种及时反馈会带来人们的满足感,例如进度条,而学习我们就很难看到变化,所以就很难持续,而每天拍一张照片打卡相当于为自己的学习设置了一个进度条。
最后,拍照打卡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仪式感会提醒我们这一刻和上一刻已经不同,让我们更能敏锐感受到时间。
打卡形式多种多样,你可以采用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一种, 我自己就用过好几种打卡方式:给闺蜜打卡;给老师打卡;给学员打卡;朋友圈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