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文章的时候,有个作者说的话印象深刻:“我不喜欢说教,但凡带有说教性的文章都多多少少令人反感”。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有的时候我遇到这样的文章也会在心里愤愤的说一句:你觉得你认为的有道理,我还觉得我认为的有道理呢。
所以写文章如果是说理性文章最好不要只用些“我认为”、“我觉得”等等这样的字眼,如果你想用你的逻辑和道理说服你的读者,这些理论是需要用实践来支撑的,而这些理论又必须是经过严谨的逻辑一步一步推出来的,或者经过实践或实验论证的。总之,读完之后,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令人很自然的相信的感觉。
看很多国外的时间管理类,成功励志类书籍等的文章布局都是这样的,先论述一个很费劲的实验过程,在解释这个实验是为了说明了一个怎样的的道理,这样的道理是有实验支撑的,是自己读完之后不得不信或者自然而然就信了。即使有时候为了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也要做一个很复杂的实验,每一个理论的得出,背后都有支撑这个理论的一个科学的实验过程。
这么做是为了告诉我们,我的理论是科学的、是经过实验论证过的,是可信的。
人们倾向于相信那些名人的的道理、经过实践检验过的、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因为人们倾向于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安全感,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实践检验过的大众都接受的,以及自己的亲身经验总结都会让自己在自己在选择相信和怀疑时,更倾向于选择的,是更有安全感的事情。
而想想自己之前写的文章,虽然也在尽力避免说教的语气,但是写说理性文章这是很难避免的,可换个角度思考人家凭什么读我的文章,读者凭什么认同我的道理和想法,虽然我也没想过自己的文章能够得到所有的认可和赞赏。但是最起码自己不应该再犯不必要的错误了。
自己应该在更大力度的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脑袋,当自己的文章没有逻辑错误,思考严谨,语言流畅,才符合基本的要求,这是为大众所接受的最低门槛。而其他的关于文章的价值以及主题和想法的新颖与否上可以通过时间和阅历来沉淀。
以上是关于写文章的一点小小的总结,以及之后自己应该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不要太在意外在的接受度,最起码现在不能太在意,因为众口难调,即使很著名的作家的作品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再说一点情绪问题,自己一定合理安排好时间学习和工作,否则效率低下的工作很影响心情,带着一个糟糕的心情工作的结果就是继续恶化本来就不好的心情和继续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然后就是 好好地一天被自己搞的 一 团 糟。。真 的 是 一 团 糟。。
当情绪最糟糕的时候总急着马上解决掉,去想到底是什么影响自己的,有时候你就是被 自己明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而却无能为力改变自己的状态而懊恼、烦躁。所以有时候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马上解决,而是转移注意力,学会忘记,除非这件事严重到不解决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那么到时候再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晚。
人在一个情绪不好的状态下,是很难想出来有效的解决方法的,越着急解决的结果往往越适得其反。
这么讲,当面对一把被锁上的锁,想要解开这把锁,你不能只盯着锁本身看,因为钥匙肯定不在锁头上。
同样的道理,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并不在问题本身,可能在其他你意料之外的地方。
(关于情绪问题,今天,深有感慨。希望大家都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每天开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