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直以来,我与孩子们喜欢一起阅读,一起写作,一起批评交流。今年暑假很短,我所带的班级已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即将步入高中生活。在未来的三年里,我们还将朝夕相处,共同成长。那么,这三年该如何度过呢?在这个新的起点,我们能做些什么?我想,还是从树立正确的三观做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无疑是绝佳读本。
这本书简单来说,就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克的日记本。从十月份开学第一天起,到七月份最后一天考试后,整整一个学期的见闻,涵盖了这里的老师、亲人、同学、朋友、朋友的父母、城市的劳动者、士兵、国王,还有盲童和聋哑儿童及其老师。他们都活跃在每一个文字里,传递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种力量该如何形容呢?她温柔而没有棱角,朴实而没有多余的修饰,但却能撼动人心。很像《论语》中的每一句“子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恩里克父亲的话来说,那就是“诗意”。
学校是一首诗。这座可爱的建筑,盛放着旺盛的青春和巨大的希望,人们最爱的,最美好的,想追求的,不都在里面吗?于是,这里面的每一个声音,询问、纠正、批评、表扬,都是伟大而美好的。那么我们就是里面的一个个悠扬的乐音,我们的每一天都在这首诗里创造着节奏和美感,又让人如何去嫌弃她呢!多年之后从外面看,就更刻骨铭心地怀念了,又怎能因为自己的随意,去破坏这首好诗?这里的爱,是对知识的敬畏,对所有付出的感恩。
教室里的小崇拜是一首诗。孩童世界,也有自己的是非观。代洛西永远是最优秀的一等生;正义的卡隆身边永远不缺乏朋友;斯带地人如其名,逆袭的勇气和行动永远深得人心;见义勇为的罗贝蒂即使跛了脚也永远不敢有人笑话他;坚持原则的斯塔尔迪即使被打地鼻青脸肿,也永远是同伴们心目中的钢铁英雄;泼莱可西战战兢兢,却能获得奖章,且让父亲浪子回头,成为了父亲的骄傲;贫穷而勤奋好学的普雷科西即使和“我”吵架了,父亲也会提醒“我”要无愧于心,不能欺负劳动的人。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疾病健康,只要心怀真善,便是英雄。这里的爱是自信的告白。
书桌上来自父亲母亲的信是一首诗。热爱学习吧,因为世界各国不计其数的孩子,都在以上百种不同的形式学习着同样的东西,这才能使得人类不至于陷入野蛮;爱你的母亲吧,因为践踏这人类最神圣的情感将是可悲的;爱你的老师吧,因为他们献身于许多将来会忘记他的孩子们的美好事业;寻找你各个阶层的朋友们吧,你将能够从他们哪里学到很多其他任何人无法教授给你的,因为高贵存在于工作的价值中,而无级别之分;遵守道路上的规则吧,从那里拾起一个民族的教养;爱你的祖国吧,作为我的骨肉和灵魂,为她而战是一种神圣的快乐……字字句句,都在雕琢着少年的心灵。
每月故事是一首诗。帕多瓦的小爱国者,把收到的钱币砸回施舍者身上和脸上,捡起了被践踏一地的祖国的尊严;伦巴底的小哨兵为打探敌情而牺牲,他的精神却留在那高树之上;撒丁岛的小鼓手失去了左腿,却传达了军情成功找到救兵挽回战局,获得上尉的称赞——英雄;罗马涅小英雄费鲁乔因为生性随意惹恼了祖母,又因为与生俱来的爱的祈求牺牲了自己,保全了祖母;塔塔的护工因为亲情之爱照顾了那个病重的“父亲”五天,又因为与生俱来的怜悯陪伴错误的“父亲”直到生命的尽头;热那亚少年历尽艰辛万里跋涉终于及时找到母亲,使之免于因绝望而病死;人们为英勇救人的孩子举办公民荣誉奖章的颁奖仪式,市长、官员、警察、学生、老师、职员都到场观看,报以赞许的掌声;意大利男孩马里奥,为报女孩的包扎伤口之恩,把最后的活命机会让给了女孩……所有这些,无论是亲情、友情、爱国之情还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最淳朴的感情,都如高山之雪般圣洁,引得少年们竞相为之付出一切。
每一个刻意隐瞒的举动是一首诗。小泥瓦匠来到“我”家做客,父亲刻意提醒恩里克不要去擦他坐过的沙发,因为小泥瓦匠是工人的孩子,他身上蹭下来的灰尘不是污秽,而是劳动的痕迹;母亲不让卡隆看见我与母亲牵手而推开我,因为卡隆刚刚丧母,此时内心悲痛;几个孩子同去探望病重的小泥瓦匠时,代洛西在门前摘下了奖章,把它放进了衣袋,因为不想让可怜的托尼诺想起自己无法学习的现状而伤心;父亲与老师分别时在最后时刻快速换手杖,因为感恩老师对职业的坚守,同情老师的境况,担心老师的难堪。这里的爱是设身处地的理解,是推己及人的教育。
每一个善意的吻是一首诗。新来的卡拉布里亚男孩激动地吻了代洛西,以回报代洛西代表全班同学的第一个拥抱;我的高小一年级女老师吻了我,以安慰已成事实的离别和那颗充满卑微之爱的心灵;母亲亲吻了穷苦女人的孩子克罗西,以发泄满心的同情与爱怜;上尉吻了小鼓手,以表达他由衷的敬意和感动;父亲小丑角吻了我,以感谢我们为他们摆脱困境的善心;病重的老师吻了我的头发,以表达内心对我的无限怜爱和祝福;克罗赛蒂老师吻了作业本,以释放几十年来对学生的无限怀念。每一个吻中包含的是人类最朴素的真诚与善良,就如同所有美好的诗歌所歌颂的那样。
每一场嘉奖仪式是一首诗,每一声严厉的责备是一首诗,每一滴同情的眼泪是一首诗,每一个纯真的建议是一首诗……这种诗意淡化了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取而代之的是崇高的神圣的使命感,令人愿意为之付出一切,无怨无悔。就如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这种爱可以推己及人,老师对孩子,孩子对老师,孩子对朋友,社会对劳动者,对士兵,对弱者,都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决定自己的言行。末了,这理想国也便不是理想了。
读《爱的教育》,让人不自觉地化身恩里克,化身里面的老师、家长,从故事里的每一个情节审视自己,审视现实中的人、生活和社会,并决心想要做得更好。面对社会上的不公和残酷,我们是否敢于坚持相信梦想,保持初心?作为一个母亲,我需要太多的时间来陪伴和理解我的女儿;作为一个老师,我需要太多的耐心来倾听和引导我的学生;作为一个女儿,百忙之中对于病中的母亲,我需要更多的魄力来断舍离,给予一个可怜的母亲更多的慰藉;作为一个公民,我需要更多的努力来为她的未来培养人才;我不奢望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们,能像恩里克的父亲一样对我说一句:“您如此高尚地度过了一生”,至少,能够无愧于心。这种爱的教育如诗一般优雅,又温润如水,滋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爱是最容易感染和传递的,对么?所以,孩子们,作为一个学生,你也将从中学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礼,切磋又琢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对吗?生活也许可能会有糟糕的时候,但一颗善良向阳的心灵,足够将这种糟糕活成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