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胡适说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味读这三点。
发扬光大
因为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这一点与胡适一直以来的宗旨是一致的,他一直劝身边的朋友们写传记。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对于那些在自己的领域有深厚认知的朋友,以及企业家朋友们,我很想他们好的思想与经验写下来,传承给身边的人及下一代。大大定了一个三十年的写作目标,我想以大大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准,现在就可以写和出书,但是发了这么大的宏愿,肯定是想写一本经典之作。无论是否经典,只要写下来,就有了这知识的遗产,可以从前人这里学到很多东西,省下的时间可以做别的事情。想起自己和师傅的五年之约,目前已经过去一年半,但自己那种出书的想法却不曾产生,所以目前还处在自娱自乐阶段。
为读书而读书
第二点稍复杂,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
这一点给当下的自己注入了一针强行针,来得太及时了。虽然自己在别人眼里看了很多书,但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非常欠缺,看过的书很多都表达不出来。今天下午和一位理科老总交流时,他却可以与我就国学问题侃侃而谈。这一点更坚定了我要为读书而读书了。我想自己当下之所以表达不出来,肯定是我读得书不够多。
曾子固说过:“经而已不足以致经”,所以他对于《本草纲目》、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所谓“致已知而后读”,读书无非扩充知识而已。胡适十二岁时,各种小说都看得懂,到了三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很多不懂。大师都是如此,我们老百姓要更加努力才是。
在《墨子》一书里,差不多各种学问都有,像光学、力学、逻辑、算学、几何学上的圆和平行线,以及经济学上的购买力和货币,几乎什么都讲到了,但你要懂得光学,才能懂得墨子所说的光,你要懂得各种知识,才能懂得墨子。
总之,读书是为了要读书,多读书更可以读书。
知识是思想的来源
第三点,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这一点我在老大和我经济学师傅身上得到很好的验证。我就奇怪他们怎么像神一样料事如神,后来才发现他们的认知到了最高增界,很多出现的问题在他们这里都可以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得以解决,这让我对认知产生了崇敬之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真的是一生的功课。
读书是过去知识学问经验的记录,而知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所谓养军千日,用兵一朝。否则,学问一些都没有,遇到困难就要糊涂起来。
读书好像用兵,养兵求其能用,否则即使有十万、二十万的大兵也没有用处,有的时候还要兵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