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听了黄执中讲的“情绪沟通”,沟通的底层逻辑。感觉很不错,有几个点思考了一下很有道理,用了一下来说服别人,效果也不错。
一、没有喜欢被改变
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已经有的看法、观念或立场,都是过去生活经验中无数偏好与选择的结果,如果你改变了我,就会被视为我的人在受到挑战。改变意味着过去的选择、偏好、所有的因果关系当中,有些地方是不对的、要被你修正。我被说服了就是我被打败了,一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情绪就会主导,就会本能的防御。
意识到这一点,就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达到“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的效果。
很父母和十来岁的孩子沟通很困难,你说一句话还没有说出口,他已经有几句话在等着你了。而你对孩子说:“儿子我跟你说,考个好的高中真的很重要,没有好的高中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学历,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时候孩子肯定脑子有很多个反例,哪怕这里可能性极小,他也会有拿出来等着你。反过来,对我们也一样,有时候遇到不爽的领导讲话的时候,他一句,我能有几句在脑里出来。
你应该VS我需要
爱人之间的沟通容易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和…我需要…句式。你应该句式意思是你没有选择权,因为我是对的、这事是对的,你如果不这么做,你就是错的,这种没有选择权的后果,一般是——我不听。我需要你做到……你有选择权,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气氛不一样了,权利在你手里,这是人最容易被说动的时候。
你为什么不VS你为什么要
当你在问你为什么不……的时候,等于是在帮别人复习他不这么做的理由,所以他是不可能因此而改变的。你问他为什么不戒烟?他就在解释为什么,当你再说那些理由不成立,没有人喜欢被改变,就会生气不满,只是方式会有不同。
当你问为什么要……的时候,方向就变的不一样,他会自己找个理由出来,当你继续攻击他的理由时,他会自己捍卫那个理由。一定要有选择权。
二、没有人喜欢不知情
我们在说服、改变、想要影响别人的时候,一般的理解是让别人知道的越少越好,知道的多了,不是自己做判断了吗?真实的答案是不对的,没有人喜欢不知情,而且不知情的时候,他自己是知道的。
很多矛盾其实是由不知情引发愤怒,一个人在不了解状况的时候,往往出现的是抵触不配合,所以我们在说服和改变别人,在想要影响别人的时候,告知别人理由,最能引发对方的同理心。如果能够以身示教,更能提高对方的跟随意愿。
三、所有人都希望有退路
要说服一个人,除了让他有选择权,让他知道完整的事实,还有一个说法是你随时可以反悔,这是这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一句话。
商家的七天无理由退货,一些付费类的课程,在一个月之内随时退款,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让你更容易下决定。
知道上述理论之后,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换了句式,以前看到他床乱了,会说,你应该……,现在改成,我需要你把床上的东西收拾一下。昨天和今天都利用知情权和有选择权痛快合作。
昨天我参加一个优势沙龙,爱人学校有事,我想带着儿子,一和他说,他是抵触的,但是我把情况全都告诉他,父母都有事,家里没人,不想让他一个人在家,跟着我去现场,可以看我们做什么?不愿意看,也可以带本书看,还可以玩一会儿手机,但是不能超过限时,晚上可以选择出去吃,还是在家叫外卖。很顺利地合作了。
今天需要他去自己另外一个院里的超市去买明天外出带的餐食。进那个门岗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选择和站岗的叔叔说,让他给开门,可以选择跟一个大人进去等,去买东西呢,可以是自己想吃的,还有就是拿着电话随时可以打给我。当然也可以让我去,然后他来洗碗。顺利的回来了,还回忆起在那院里上幼儿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