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
想象你的面前有一片辽阔的野生草原,作者带领着我们,看着他和朋友将美国最后一片开着花的草原点燃,憧憬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场景,再结合着他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生物即机器的未来,他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逝去的是旧的机器之道,到来的是重生的机器之本,而新的将会比旧的更有活力。
复杂性不可忽略的特性
复杂的系统,更加强调其构建的顺序。如果是盖摩天大楼,你说我先做房顶再打地基这就明显不符合逻辑。对于人为的创建一个稀树大草原,烧掉了草原上的灌木丛后开始种植生物学家认为的应该生长的物种,但是三年之后,重新种植的区域又被还原为了灌木丛。而在大草原重新形成的时候,已经被生物学家认为灭绝的物种爱德华兹细纹蝶又奇迹般的出现了。原来自然的规则就是“你盖好了,他们就会来”。这个道理同样可以应用在互联网行业,相互联系的网络编织的越密集,再加入一个节点将是易如反掌的。最终随机的系统就会在某个状态下达到平衡,相关的子系统也渐渐的达到了恒定状态。这也很想是我们人类在工作环境中的自然写照,当你进入了工作的舒适区之后,你无论是上进心、学习的动力都会趋于平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在定目标时都会让自己感觉到适当的压力,否则我们的成长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
Make Everything Work
如同一个免疫系统,外来的细胞、细菌总会首先被摧残。所以对于重建一个系统的难处就在于,在系统成功构建之前,本该出现在系统中的物种过早的出现了,如现实世界中的“树大招风”,“枪”打的都是过早出头的“鸟”。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听起来也很符合我们的常识,找来“炮灰”抵挡过多的系统压力。作者为了能够保留香樟的存活,引入了常青植物木麻黄作为防风林。于是自然系统利用临时的脚手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至于达到目的之后之前存在的一些阶段性的产出就变得不那么重要的了。据说人类是因为有了灵活“拇指”,从而可以制造工具最终走向了文明社会;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开发一个智能机器人,只要它具有了智能,有没有“拇指”就不那么重要了。
现实里的“拼蛋壳”
通过对大自然的改造,我们知道了构建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不是一个一次性工作,所以我们也别指望能够通过一次华丽的组装就能完成整个功能系统,甚至我们可能需要走上一条全线救国的“栽种防风林”的道路,从而让系统不断的成长。这也是我们现在互联网的普遍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提供阶段性的产出,而不是将产品花几年的时间打磨完好才推出市场,因为这时推出的产品早已落后于整个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