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品牌资产流失与战略权力学派
那个著名的广告史故事, 和广告公司老板,两个老哥们合作了五十年,这一天,客户问广告公司老板:“哥们,咱俩合作了五十年,也就是说,我付了你五十年钱。但是,当我回首往事,发现你除了第一次提案以外,后面四十九年没给我做任何新创意啊!”广告公司老板回答说:“我这后面四十九年,一直在全力阻止你们做新创意。”
这个故事我深有共鸣,因为我花在阻止客户做新创意的精力,十倍于为他们做创意的精力。当然,不是每个客户都这样。我总结了几种导致品牌资产流失的创意冲动:
(1)对一个创意的使用周期评估过短,往往是把该使用三十年的,估量为只用三个月。
比如我在做孔雀城的时候,“一个北京城,四个孔雀城”一炮而红,三个月后,客户问我“下一阶段的推广主题是什么?”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说下一阶段还早着呢,到时候再说吧。客户追问下一阶段什么时候开始呢?我说五十年以后吧。
我不同意,不配合。客户就另起炉灶,找别人干。我看到报纸才知道他们已经出了新招。我一看,只好准备妥协,事缓则圆呐。结果,新招出来后,他们发现不对,终于跟我达成共识了。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什么意思呢,不是对人好,是看见人家的想法好,就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想法,马上跟别人一样善。孔雀城的团队,就是这样的君子。
一切成功都是时间现象,一定要靠积累。经常看一些营销传播计划,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然后第一季度说什么,第二季度说什么,这种计划有一个不成立的假设,就是他第一季度说的东西,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然后第二季度就在第一季度的认知基础上说。而实际的情况是,你可能只影响了十万人,而你需要影响的是十亿人。只有长期的重复,才可能有成效。
那天我去美国,出境在浦东机场边检的时候,边检小哥问我:“你是华与华?你是哥哥还是弟弟啊?”我知道因为我在浦东机场有广告,所以他也知道华与华。
很多人误以为广告就是要让“目标客户”知道。错,只有你的“非目标客户”都知道你,你的品牌资产才有效。劳斯莱斯如果只有开劳斯莱斯的人知道,他就不是劳斯莱斯了。所以,每次我开发票写抬头的时候,我发现服务员都要找我确认一下“华与华”,显然她并不知道有这间公司,我就知道我们的品牌资产还远远不够大。
(2)习惯性每年拍摄新广告
在做葵花牌小儿肺热口服液的时候,也是一炮而红。第二年又讨论“今年的广告怎么拍”,我说咱原来的广告不是挺好吗?播上个十年八年再说呗。我的回答,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惊人之语,不拍新广告,那市场部干啥活儿啊?市场部的工作就是每年拍广告啊,必须拍。
遇到这些争执,我有时候妥协,有时候反应强烈。等到客户要请明星代言拍广告的时候,我就“宁死不屈”了。为什么呢?葵花儿童药,我们创作了一个葵花娃娃的形象,是我们的品牌超级符号,或者说是超级IP,她永远是我们的女一号。如果我们花了大价钱,请来一个女明星做主角,把我自己投资的品牌资产变成配角,那不是搬起自己的金元宝砸自己的脚吗?这回我以死抗争,然后,就真的“死”了,客户中止了合同。又过了两年,他们发现我是对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我们又合作起来。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儒家思想是深入我的骨髓,我来,就是来行道的,绝不枉道事人。如果不用我的道,我还为了自己挣钱而配合,那就是谋财害命,就算人家是主动自杀,你明知而收钱配合,也是犯罪。
(3)创意耀武扬威,品牌被挤到一个角落。
前面讲了请女明星抢了品牌的戏,更多的情况,是创意抢了品牌的戏。创意本来是为品牌服务,为降低品牌营销传播成本服务。但是,创意往往成了品牌杀手,抢了品牌的营销资源。
前面我们说的泰国式电视广告是这种情况,创意耀武扬威,品牌被挤到一个角落。这种情况在平面广告创意上更加普遍,把产品包装放在右下角小小的,你不拿放大镜是不可能看清。其实创意者恨不得把包装扔掉,因为妨碍了他炫耀他的伟大创意。其实,如果没有任何创意,只把包装放大,充满整个画面,这就已经比大多数广告都有价值了。
伪创意,就是谋财害命。
(4)品牌资产的公司政治
我们再回到战略权力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过程。战略的形成由权力和政治决定,既有公司内部政治的政治战略,又有公司外部的联盟、政治博弈和集体战略。
品牌也是一样,所有决定都是政治决定。
市场部一定要拍新广告,否则说我们部门今年没干活啊?
换了一个新品牌总监,新CEO,他就要改掉前面的标志、口号,留下自己的印记。
换了一个新广告公司,他要全力以赴说服客户以前的东西不好,要换成他的作品。
有时候,老板明明知道新CEO,新总监做得不对,但是,为了“照顾他的工作情绪”,别让他觉得连“这点事”都做不了主,就由他弄吧!反正也死不了人。
品牌资产就是这么一点点给弄没的。
如果如何建立品牌的权力规则,一直是我思考和努力的事情。这要基于企业内部的立法,也基于公司整体意识的提升。
但是,人性的弱点,就是要有自己的东西,留下自己的印记。品牌要百年,但是在一百年的历程中,她会遭遇到无数对她有权力的人,这就是品牌不能成为百年品牌的原因。
品牌这点事,到底是大事还是小事,乱动作到底会不会死人,从品牌资产观的角度,应该重新认识,不要随意破坏公司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