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襄阳,去了习家祠(池)和唐城影视基地,其间丰厚的文化内蕴,令我感受至深,许久挥之不去。今天单讲习家祠。
祠堂是国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表达情意的载体,还是寄托哀思的媒介。有了祠堂的联结,就能把血脉相近志趣相投的群体凝聚在一起。这是国内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有历史渊源,而且有现实依托。从古至今,继往开来,传承和发展,延续的是亲情,光大的是精神,丰富的是文化。
习家祠位于襄阳凤凰山南麓,背倚白马山,南望汉水。远远望去,犹如静卧于苍松翠柏间的一只雄鹰。近了,可见山村孤寂,气势磅礴,钟灵毓秀,柔中带刚。从树隙间穿过光影,汉水之怀,风帆隐现。站定,远眺鹿门,山色苍然,犹如水墨丹青融入画卷,目不瞰接。此乃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园林,园内楼台馆榭,参差栉比。除了造型独特,色彩亦是赏心悦目。绿枝拂岸,粉荷映水,白云嬉戏,蓝天静卧,此景只应天上有。加之三面环水,一面临水,有水则有灵气,于是山色苍翠,伴之水光潋滟,春风所到之处,花红柳绿,亦诗亦画。旁人视你,如徜徉于池畔的画中人。
习家祠(池)的渊源流长,犹能穿越时空,久远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史载,为东汉襄阳侯习郁仿范蠡养鱼之法所建。时光流逝,习郁后裔、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曾隐居于此,读史诵经,写下《汉晋春秋》洋洋洒洒54卷。习凿因这一千古名作,成为名垂后世的史学家,而使习家祠(池)益负盛名。如同《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一样,楼以文名。可见,文化艺术的传播效果不可小视,魅力影响亦非同一般。自汉晋以来,习家祠(池)就成了襄阳市南郊的游览胜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卧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审视风起风散雨下雨停。只是不语,无奈皆已过眼烟云,不变的唯有坚守。
可以说,习家祠是襄阳最早的园林建筑群体。祠堂被群山环抱,苍松古柏相伴,流水涓涓相闻,亭台掩映,花香鸟语,在静景中显出动感和画面的色彩斑斓与梯次递进。细观,祠堂设计精美,做工曼妙,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更令人钦佩的是,融入了文化,蕴含了建筑艺术的精致美观,更有道德标准的尺度。
祠中的尖兵是亭。有古代的端庄稳重和时尚的摇曳多姿。亭为重檐六角攒尖顶,斗拱高耸,檐角翠飞,檐柱为四角方石柱,坚固厚实,古朴大方。在传承古代建筑艺术的同时,又推陈出新,吸收了后来的创新与创造。挑檐和额枋上遍饰象征吉祥的天宫赐祺、万事如意、蝙蝠双至、凤凰展翅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既有富贵超脱的飘逸,又有立足现实的底气,还有呼之欲出的美感。亭的四周有荷花池环卫和簇拥。众星拱月也罢,心之所属亦好,皆为身份与地位的附加。溅珠池呈半月状,下月泉眼喷吐,上有古槐覆盖。目之所及,池中鱼儿游弋,步园临池,别有情趣。漫步园内,凉风习习,冲天的古木如撑开的巨伞,洒下一片绿荫,寻找花儿遍布的蹊径,诗情不由自主地在心头萌生。这般幽静纯美的去处,普通人恐难以拥有。据说,游习家祠(池),有月更好。无论满月如镜,还是新月似镰,皆可上看勾悬于亭上的飞檐,下视游荡于池中的清波,顿觉世界是那么宁静,那么悠闲,那么赏心悦目,乐而忘返。习家祠因其所处位置的优越,环境的优雅,内蕴的优秀,文化的优势,愈来愈成为国人追捧的玩赏胜地。
虽则单讲习家祠,但唐城亦要简述几句。习家祠(池)是古迹,唐城则属人文景观。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又名中国唐城,头衔众多,外延甚广,是一家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景区的核心内涵是历史,灵魂是文化。唐城依托襄阳古城历史,展示唐文化,引入汉江水,并通过八座桥梁与城内八条水系连接,形成八水绕长安的格局,是以唐朝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给它披上华丽的外衣,便跃变为集文化旅游与影视拍摄于一体的复合型景区。于是,它成了一个穿越的梦,一座轮回的城。
先是襄阳文化产业园,又名唐城景区。位于影视城中部,为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和水系六大片区,种类齐全。给人以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凝炼之感。置身其间,会不由自主地追忆大唐。唐朝虽为封建王朝,文化却异常繁荣,留给后世太多太多的思考。后是襄阳的历史名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文化旅游区。孟浩然和李白是好友,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因为有了孟浩然,襄阳就映入了人们的心田。还有一个汉水谣文化旅游区。布局精致,构思精巧。出资人显然是个文化人,用文化贯穿全局,引领消费潮流,品位高出普通的商人。
襄阳有了古迹名胜习家祠(池)和时尚人文景观唐城,城市的品位提高了许多。加上地域辽阔,地势平坦,再插上经济的翅膀,腾飞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