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家校共育"的话题。
我们说,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只手表,他可以明确地知道当前的时间。然而,当他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在一个家庭里,有多个大人同时带一个孩子时,对孩子提出的请求,大家的态度一致时,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果断、阳光、行动力强。当大人们的态度时常有分歧时,家中的孩子就犹柔寡断、选择焦虑、拖拉磨蹭,甚至形成双面人格。所以,我们说,在一个家庭中,对关于孩子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大人发表了态度,只要不是太离谱,家中其余的大人都应该是拥护的。即使有不妥之处,我们大人之间可以避过孩子来商量。
我们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一点儿,家庭有家庭的计划,学校有学校的制度,父母有父母的观点,老师有老师的看法。要想让教育的结果达到最好,家长最好选择配合老师学校和老师。
比如说,周一孩子已经穿校服一整天了,又天热出汗?本来是要洗的,老师通知周二全体穿校服戴红领巾。我就提醒孩子,冲澡时别把校服放洗衣机里,因为明天还要穿,怕洗了不能干。孩子不太情愿,我就解释:可能明天学校有活动或者领导要来检查,穿上校服拍照还是好看的,好在大家都一样,相互不嫌弃。孩子就乖乖的听了。
然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这么简单。家长支持老师工作也得讲艺术,不能为了维护老师伤了孩子的心。比如说,今天孩子回家满脸委屈地说,今天在学校里批评了。我们随口了说道:“总是你有毛病,才会批评你,老师咋没批评别人。”“真的不是,妈,真的不是我有毛病.那是因为我后桌,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后桌叫我几次,我都没理.他又用脚踢我的凳子,我还没扭过去,正要说他不要踢,老师却批评我不认真听讲。”孩子立马噘起小嘴辩驳。我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接着说,“总是你平时上课爱说话,不然人家也不会叫你。或者是你平时不认真听讲,给老师印象不好,要不,老师咋会误会你。”这件事从头到尾,我们百分百坚定地和老师站在了一起,维护了老师的态度。可我们处理完之后发现,孩子早已气得说不出话。
因为,你已在无形中把老师带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也把自己推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从此,他回家再不跟你提被老师批评的事儿.而是听讲不积极,上课打不起精神,开始从心里不喜欢这个老师,不喜欢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开始对父母封闭心门。
这些小事,还有这些情绪,在他心里随着年龄也在慢慢长大。等到了青春期,他要么躺平,要么叛逆,家里整天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或者爸爸听孩子陈述完事实,抢过话头说:“没事的,那是老师急着上课没顾上调查清楚。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好了好了,爸爸替老师跟你说对不起。你看,饭都凉了,赶快吃去。”这话听上去不伤人,但孩子的情绪还是被压抑了,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三种处理方法:没等孩子开口就问:“我宝今儿这是咋了,头低着不开心?”“我在学校被批了”。来,宝宝,让妈妈抱抱,你能不能跟妈妈说说是咋回事被批了?"孩子在我怀里说完了事情的经过,我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妈妈听你说完,明白老师误会你了,说话的是你后桌不是你。”等会儿,待孩子情绪平复,我接着说,“这老师也太粗心了,只顾着讲课,没看清楚就批评人。要不,咱跟老师解释一下。”这时候孩子会说没事的、不用了。我们可以接着问“如果下次还出现这样的事,老师又批评错你咋办?”“下回,我就报告老师或者下课警告他."我们趁热打铁“不用妈妈管,你都能处 理好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我宝宝真是有办法。"
从头到尾,没有教育,没有批评。只有接纳,完全接纳了孩子的情绪,无形中化解了师生矛盾,培养了孩子的处事能力。孩子以后照样专心听讲,回家什么话都愿意跟我们说,而我们从头到尾,看来是跟孩子站在一起,其实也是在支持老师的工作,保持孩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