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语堂生平事迹并不熟悉,看过的作品也不多,印象中只觉林先生的文字行云流水,文雅之致,所以觉得他应该人如其文,温文儒雅、恬谈无争。
但是一篇《脸与法制》颠覆我的刻板印象,让我再次觉察自己轻易下判断、随便贴标签的毛病。
为脸疯狂
文章开头一句极妙: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
文章通篇诙谐自如、谈笑风生,将“有脸面”的特权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入骨三分,让人会意这类人其实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对这类人准确又毫不留情的讽刺也让人不自觉会有犀利、痛快之感!
有脸法治便无,有法便要无脸。一张脸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学问!
其实再往广处想,中国人为了争脸,法治可以漠视、亲情可以舍弃、人性可以扭曲,甚至生活也能虚假。此类事例屡见不鲜,因为影响范围小,通常只有当事人中受害的一方感到困扰,但严重到上社会新闻的也不在少数。
特级教师妈妈培养出自强独立、阳光优秀的女儿,是家长们眼中的楷模、同事们艳羡的对象,却不知在自己骄傲自豪背后是女儿长期患强迫症的事实,最终,出国留学也没能让优秀的女儿解决问题,更没能挽回她鲜活的生命。
远在他国的两个亲戚,一直相互关照、抱团取暖,可是有一天,其中一个有钱了,另一个羡慕嫉妒,更恨那些钱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一份?于是灭人全家,以泄心头之恨,也亲手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要面儿的贫困生为了把自己包装成富二代,在QQ空间定期更新豪车、出国旅游、高消费的图片,在直播平台豪爽打赏女主播,享受主播们的搭讪和讨好,为此,他花掉了父母吃低保辛苦存的钱,还处处借钱、贷款,直到东窗事发被逼债,那些假装的生活才大白于天下。
看到这些或心酸、或血腥、或可气的新闻,你竟然无法嘲笑或指责当事人,因为那些虚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上了新闻的,不过是因缘际会程度加深弄出事端了而已,更多的人,则沉沦在看似无害其实足以决定命运的虚荣中,不能自拔。
被脸所困
脸除了是身份的象征,更多时候是体现了人情交往的套路。
我手握大权时,为你或你的后代安排出路,有朝一日你飞黄腾达,也要记得提携我。
虽然有人走茶凉的现实,但在讲究关系的中国,有这一层茶凉的关系还是要比没有任何关系脸面强太多。
所以我们在某种时候可以成为一个团体,资源可以共享,甚至可以互换,资源就是彼此的财富。
时间久了,子子孙孙,都这样自然过了下来,就没有别的办法获得资源了,或者说,就没有获取新资源的能力了,偶有人想要自己摸索这种能力,但因为没经验或有阻挠、坚持太辛苦多半会失败,只是更加印证了资源共享、人情世故论的正确性。
脸能做的事情很多:让孩子进更好的学校、找到更好的婚姻对象、安排一份好工作,得到更好的机会……
渐渐地,大家都活成了一个模样,明规则、潜规则模式也相同,世界倒也奇妙地和谐甚至统一了。
可是在终将走过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人丢了自己,失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