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湖北省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评审的会议在我们恩施召开。这样的会议总是让人很心痛,特别是看到那些花季少女就在生孩子的鬼门关里走不出来的病例时,心情是极其沉痛的。其中有个情节让我们泪眼模糊,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孕36周突发“急性脂肪肝”转入省城“三甲”医院经救治,术后好转,但祸不单行,术后又感染了极其凶猛的EB病毒,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男友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就逃之夭夭,只有她的母亲陪伴、照顾她,后来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了,带着病危的她返回家乡,在火车上,这个女人靠着母亲就这样走了,这份痛苦是每个母亲都能够深深体味到的。
医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时是极其难以预料的。一旦碰到急危重症患者,我们的医务人员即使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抢救程序进行了抢救,也不一定能够让病情逆转,患者仍然不可逆转地会出现死亡的结局。而孕产妇由于胎儿的增长,全身的血容量急剧增加,全身各个器官的负荷加重,体内的微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孕产妇的身体比普通人更为脆弱。普通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脑血管意外、隐匿性疾病突然死去,人们可以理解、可以接受,而孕产妇一旦发生同样不可预测、不可预防的死亡后,人们就无法理解,政府就会追责,当这种专业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的时候,当孕产妇死亡与党政一把手的“一票否决”相联系的时候,这就完全变了味道。
有位怀孕38周的孕妇,孕期检查一直都非常正常,而有天晚上突发性抽搐,神智昏迷,口吐白沫,阴道少量血水流出,她老公开车45分钟把人送到医院去的时候就已经母子双亡了。这个人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根本没有办法救治,连我们全省的产科老大都认为这个人死因不明,究竟是“心源性猝死”还是“羊水栓塞”等,真的无法判断。还有一个足月顺产后三天的,出院后突然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后来进行尸检是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希氏束片状出血,窦房结轻度纤维化)。这有什么办法,这种急性心功能不全能有什么办法?还有一位怀孕36周的,剖宫产术后死亡,死亡原因是重症肝炎及肝癌。有许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甲亢等的患者不注意采取避孕措施,医生建议尽早终止妊娠,但是,她们不听,非要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怀到足月,你又能够怎么办呢?当医生难,当产科医生更难啊!
一个国家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是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些年来,这两项指标下降地非常理想,已经接近或者低于某些发达国家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要知道我们的基层医疗系统有时根本无法识别有些高危因素,不具备急救的条件和水平。一旦孕产妇出了任何问题,一赔偿就是几十百把万,把整个卫生院都可能拖垮,基层是完全没有能力承担的,于是,许多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完全关停了。基层由于没有相应的临床知识做支撑,所谓的保健“三级网络”就完全是流于形式,而妇幼保健院由于没有强大的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强有力的支持,他们一旦遇到急危重症的孕产妇也是应对能力不足。而且,由于有关规定生孩子要限价,在乡镇生个孩子几百元,在县市要一两千元,而外科随便做个手术几千万把元。产科风险巨大,收入极低,不管哪个医院都不愿去发展产科,都不愿收那种危重病人,没有人敢担当。于是,产科的许多医生转行,产科的力量愈发薄弱。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大量的高龄、高危的孕产妇的出现,将对我们带来极大的冲击,产科医生们准备好了吗?随着危急重孕产妇的增加,政府能否建立救助机制,给与一定的经济支援,当贫困患者自己没有经济条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的时候,国家、政府把这个救助工作承担起来,让我们的医院全身心地救助,让我们的孕产妇的死亡率的降低不仅仅是医院、保健院的工作,更是全社会共同负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