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了一句话:Out of sight, out of mind.也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当然,这句话本来是为了说明机器翻译的某些缺点的。但是我们这里想讨论一下,什么是眼不见,心不烦;眼不见,真的心不烦么?
眼不见,心不烦,这是我们常说的俗语,但我们能够实现这种行为的能力,称为什么呢?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是”客体永久性“。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们接下来会详细介绍,但是提到这个”客体永久性“,就不得不提到让.皮亚杰。他是心理学界关于发展心理学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故事还要从我们自己的智力开始说起。我们成人之所以表现出具有非常复杂的推理逻辑能力以及对于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能力,大部分人认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当然这也是共识,因为我们的人工智能也是使用的”学习“来作为提升自身能力的途径。但是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智力不仅仅通过学习来获得的,而且还有其他许多途径。智力如同身体一样,也需要不断的成长、成熟的。
试想,如果是一个婴儿,你认为只要通过足够的学习,就能够表现出许多成人的行为么?哦,你可能会说,可以啊,神童嘛,像什么背唐诗三百首啊,什么圆周率啊,还有最近火的”孙亦廷“啊,不都表现出超出成人的水平了么。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在某一方面上的长处,但是在行为处事和逻辑思考上面,儿童还是表现的与成人不同,这可能就是我们说的”童心“吧。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什么新的话题,早在1979年时,Ginzburg和Opper就已经提出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是不同的。而皮亚杰的《客体概念的发展:儿童对于现实的构建》(《The develop of object concept: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1954)一文中就已经提出来其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首先是感觉运动阶段,这时,儿童处于0-2岁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和运动获得的,而且思维与身体运动是同步进行的,这时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客体永久性”概念开始形成。
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这时儿童已经2-7岁了,其主要特征有思维与运动分离,并且思维的速度大大加快,能够进行象征性2思维,非逻辑的,所有客体都有思想和感觉,也逐渐有了自我意识。
等到了7-11岁时,就进入到了具体运算阶段,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包括能对客体进行分类以及根据数学法则进行运算,但其对象仅限于现实具体客体。对于液体、面积和体积守恒有了认识,而且已经可以推断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了。
而到了11岁以后,儿童的逻辑思维就拓展到了假设概念和抽象概念,也能够借用隐喻和类比进行推理,更为难得的是可以进行探讨价值观、信仰以及哲学问题。(想了想我曾经也和父亲在13岁时有过对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等的讨论,至今记忆犹新。)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实验结果是皮亚杰研究自己的子女得到的结果,因此这些论断收到了极大的怀疑,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偏见,并且缺乏客观性。从应用的结果来看,这次似乎是意外。
讲到客体永久性,简单点,就是即使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内,我们也会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有个人来到你面前,从你手中拿走了一本书,去了另一个房间里。你不会认为那本书和那个人就已经消失了。因为你知道他们仍然存在,只不过去了另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听起来,怎么在像说去世的亲人一样。)
你可能会认为,这种想法肯定是很自然的啊,不然不就成了什么唯心主义了么。事实上,儿童在幼儿阶段的表现,表明他确实有可能没有这种客体永久性认识。
皮亚杰的实验有很多,我们这里只讨论关于客体永久性的相关表现的实验。皮亚特把第一个感觉运动阶段又细分为了6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于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阶段1时,也就是刚出生,这时候没什么好说的,没有任何表现。
阶段2时,出现了一种叫做“被动期待”的行为。关于这种行为,我们在逗小孩子时都会看到的,就是婴儿会用他们的眼睛追随物体,当一个物体离开他们的视野时,其视线会停留在物体消失的那个点上,好像希望这个物体能够再出现。但是此时孩子并没有客体永久性这个观念,因为这时候孩子还没有主动寻找消失了的物体,如果物体不再出现,他们会把注意力转到别的物体上。
阶段3时,孩子就拥有了初步的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例如,如果孩子只看到了物体的一小部分,他们就会尽力去根据这个小部分去找到物体的全部。皮亚杰在对他的女儿吕西安娜的相关实验中,他把赛璐鹅在吕西安娜面前藏起来时,分别用布盖住赛璐鹅的全部和部分时,吕西安娜的表现截然不同。当盖住赛璐鹅的全部时,吕西安娜立刻停止了搜寻,即使她快抓住赛璐鹅了。如果只是盖住了赛璐鹅的一部分时,吕西安娜则会抓住看得见的部分,甚至有几次直接掀开了布盖在赛璐鹅身上的布。
这时候的表现似乎已经合理了,但是皮亚杰是这样解释的,当赛璐鹅被全部盖住时,孩子终止了对于赛璐鹅的寻找,是因为在孩子眼中,赛璐鹅确实消失了。而对于部分掩盖的赛璐鹅,她之所以能继续寻找,并不是因为他认为有物体掩盖了赛璐鹅,而是认为赛璐鹅只是正在消失。
这听起来是不是挺奇怪和难以想象的,不过当你静下心来,细细的去感受这种思维模式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人类固有的思维想法。还记得古时候人们对于月球的阴晴圆缺的认识么?人们并没有认为月球黑掉的部分是被什么物体掩盖了,而更多的是认为它消失了,无论是我们中国的《天狗食月》,还是外国的《鲁布桑巴图的故事》之类的神话故事,就是这种想法的具体体现。
阶段4时,孩子有一定的主动寻找“可见转移”的物体,但是其方式不对,例如,皮亚杰会把鹦鹉两次藏在杰奎琳左边的垫子下,她两次都能找到鹦鹉,但是当皮亚杰把鹦鹉藏在杰奎琳右边的垫子下时,她仍然去找左边的垫子下面,这种效应被称为是A非B效应。
阶段5时,这时候,孩子已经可以进行“可见转移”的物体。也就是说,在他面前展示出藏匿的方式,他就会根据藏匿的方式找到最终被藏匿的东西。
阶段6时,孩子彻底形成客观永久性的认识,也就是他们能找出“不可见转移”的物体。所谓的不可见转移,就是指物体的消失过程没有直接看到,也许被遮挡,看不到,但是孩子仍然会认为东西藏在某个地方。例如皮亚杰的孩子杰奎琳1岁7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找到包裹在床单、贝雷帽、手帕、纸、盒子重重包裹下的铅笔。尽管她并没有看到整个藏匿过程。
皮亚杰最终认为,对于客体永久性的认识是所有智能的基础,因为这意味着可以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皮亚杰在他1969年的论文中写道:
在众多的事物当中,客体守恒是客体定位的机能。也就是说,儿童既能明白当物体消失时,它依然存在,也能理解客体去往何处。这一事实表明,客体永久性的图式构建是同现实世界的整个时空组织和因果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的故事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尽管在后来,芮妮.贝拉吉恩以及威尔科克斯等人对于皮亚杰的实验做出了结论性质疑,但是这并不影响皮亚杰的成就。
就儿童教育来说,不同时期的教育方式应当不同,因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平时总是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在儿童的世界里套用,有很多他们并不能理解,这时候,孩子笨,孩子不聪明等话语就接踵而至。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对应当掌握的能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强化,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当然,这些说来还太早(毕竟我连女朋友都还没有,从何而来孩子呢。)。换句话说,当你的电脑性能不佳的时候,尽量就不要选取一些复杂度高的算法,像DeepLearning(深度学习)这种,你只看到了AlphaGo和Master那些超人的水平,却没看到他们花费的成本。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It's best only when it fit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