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意意读《小猪变形记》的时候,吸引了哥哥,吸引了爸爸;哥哥听完意犹未尽,拿过书翻了一遍;爸爸听完疑虑重重,趁着意意上厕所的空隙“质问”:“这书是不是有点深了,意意能听得懂吗?”妈妈答:“我也不知道。”意意跑回来,要再读一遍,于是,小猪的故事又开始了……
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他跑出去遇到了长颈鹿,他说“做长颈鹿一定很刺激”,于是做了对高跷,以长颈鹿的姿态出现。可是,高跷倒了,小猪感叹:“看来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小猪又去做斑马,给自己涂上斑马纹,之后又去做大象、做袋鼠、做鹦鹉,统统以失败告终,小猪有点难过,“真倒霉!事情都搞砸了,当小猪一点乐趣都没有!”就在这个时候,小猪受到了另一只猪的启发,他在泥潭里滚来滚去,身上很脏,心里很快乐,“太棒了!”小猪高兴得大喊,“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做自己,最开心”,可以算个哲学命题了?!孩子能理解多少谁也不知道,可意意喜欢书里面边画着的小猪:踩着高跷的“长颈鹿”小猪、画了一件奇妙外套的“斑马”小猪、鼻子上绑着长塑料管的“大象”小猪、脚上绑着大弹簧的“袋鼠”小猪、嘴上安着贝壳胳膊上绑着羽毛的“鹦鹉”小猪,每一个都是那样的滑稽可笑、有趣可爱,孩子怎能不喜欢?!
连着读了三遍,意意终于玩积木去了。可爸爸还沉浸在思考中,过了好一会儿,“思想者”发言:“我觉着孩子虽然听不懂故事的内涵,也理解不了,但是,听多了,这些内涵会融进孩子的头脑身体,成为他的一部分,慢慢地孩子就会这样做!做自己、最开心!而成人往往是明白很多,却做不到。孩子不用理解而能做到,应该是最合情理的吧……”
没想到一本小书,让爸爸想得这么多这么深,也让妈妈我很受启发。我跟意意读书,只限于读,他偶尔发问,我略作解答,其他什么延伸啊道理啊从来不讲。有些绘本就是有趣的“寓言”故事,涵盖很多人生哲理,我的原则是孩子喜欢就读,至于理解到什么程度一概不管。但意意读书有个特点,就是反复,一本喜欢的书会经常读,曾经把《小猪闹闹》读了三个月,差不多有一百多遍,读到我一见这本书就想“呕”。也许,孩子就是从这些反复中汲取一些他所需要的!
比如我以前提过的《勇敢做自己》、《独一无二的你》,绘本题目已昭示出“做自己的重要性”。还有意意喜欢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但是生气是没有用的;《乱七八糟的变色龙》中,麻烦虽然没有解决,但变色龙依然可以悠闲自得、逍遥自在;《达芬奇想飞》,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青蛙王子历险记》,做一只普通的青蛙也很快乐,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是谁……
相对来说,意意比较任性比较自我,一个原因是与性格和年龄相关,另一个原因可能与他读的书有一点点相关性吧!意意经常说的话都是: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们说、不用你们管……对的,做自己、最幸福!因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勇敢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