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第一天,携一双女儿,与好友及其一家人,奔赴惠州十里银滩,不想辜负这难得的小长假。
与想象中的不同,全程道路没有那么拥堵,最堵的时候也可以缓慢地前行,将临行前满满的担心彻底放下,唯有接近目的地时,由于修路的原因,单行的乡间小路对我的车技与耐心多了一重考验。
寻常乡间风景,让见惯城市工业化风景的小朋友们兴奋了,不停地说,这风景很像湖北爷爷奶奶老家,还时不时问我,那个绿绿的带绒球的植物是什么,这个高高的叶子稀少的植物是什么。没想到通过车技和耐心的考验,却在孩子们植物学的拷问中败下阵来,只能认怂,巴不得赶快到目的地。
十里银滩,很有诗意的名字,光听这名,仿佛就是有一条十里长的银光闪闪的沙滩摆在眼前,让人心之神往。
真到了银滩,虽没见到十里长的沙滩,但那典型亚热带海滩风光,也让人立生不虚此行之感:一艘艘白色光洁的小快艇,分落在海边的各个角落,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在阳光的照射下,亮澄澄的;白色松软的沙滩上,游客们或躺,或坐,或走,身上无一例外,都神奇地散发着“放松”二字。
身着鲜亮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洒落在一大片、一大片高高低低的黑礁石上,大多半蹲着,将头低得不可再低,在礁石与礁石间的细缝处细致搜寻着,不时惊冒出一句“这里,这里”“又抓到了一只”,他们被热烈的焦阳晒红的小脸,扑闪着生动健康的活力,再看小桶里、小瓶子里、小杯子里,装着一只只还在小小的舞着爪子的螃蟹,有的全身黑黝黝人,有的通体都是清浅色,显出半透明的质感来,间或有一、两只海螺、贝壳什么的,丰富起容器里的物种来,让孩子多了几分自豪、得意和骄傲。
旁边快艇的主人看见我们一行,非常热切的揽客。抗不住他典型广式普通话的说服,也抵不住孩子们的跃跃欲试,我们一行六人加上其他几个人兴致勃勃地坐上了快艇,动感的音乐,配着快速后退的海浪,孩子们异常兴奋,摇头晃袋,一个个嘴角都要扯到耳边了。
船主间或问,想要快点、刺激点,还是慢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要快,要刺激。家长赶紧接口,还是稳当点好,引得孩子们一阵阵失望的虚声。大刺激没有,小惊喜倒是有。船主突然来个小的急转弯,海浪迎面扑来,家长们似乎忘了刚才说的,跟着孩子们一起呼叫。海边上,偶尔飞过几只像是白鹤似的鸟类,像是在和快艇比速度似的向前冲,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与欢乐。
下了快艇的不远处,有一些小贩,摆着摊子,提着蓝子,卖一些类似什么凉粉、麦芽糖之类的小食品。一时兴起,叫住小贩,准备买一些,看见小贩用铁锤敲击上头圆下头薄的类似铁掀的东西切割玫芽糖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几十年前食品还不丰富的年代,这些小食品对于孩童而言,无异于珍馐盛宴,一旦看到有卖的,就像现在的孩童看着小狗、小猫、小仓鼠一样,腿脚就迈不动了。
拿到麦芽糖,迫不及待地拿一块放进嘴里,甜丝丝地,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粘乎乎地,转眼你都无法张开嘴了,牙齿似乎粘在一起了。买麦芽糖、吃麦芽糖,并非嘴馋,而是一种情怀作祟。这种旧时情怀,仿佛就像一个钩子一样,总把你钩回曾经的过往,不管你现在是谁,不管你身在何处。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在海边上,让海面浮现出一层金色的光泽感来。孩子们在沙滩上尽情地撒欢,挖沙,堆城堡,我们也就顺势坐在沙滩上,时而聊聊天,时而静静地看着孩子们,心情格外舒畅,一阵海风吹来,平静的海面跳跃起来,推着游客们纷纷往岸边跑,嘴里发出一阵阵惊呼,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逗留在海浪边,似乎在玩一个惊险刺激的游戏,引得大人们一阵阵驱赶,可转身,发现孩子们又偷溜到身后,将父母的叮嘱抛之脑后,欢快地踢着海浪。
彼时,海浪声,惊呼声,笑声,驱赶声,此起彼伏,共同演奏出一曲海边夏日变奏曲,给平日沉静的海边增添了一丝活力与动感之美,倒也生趣不少。
久待在海边,我们的唇齿间、肌肤表面似乎都能尝到咸咸的海水味道。咸感的、潮潮的味道,鲜有人喜爱,但终究抵不住对大海的热爱、对沙滩的喜爱,假日时分,人们还是喜欢一涌而至,感受大海的召唤,感受内心深处真切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