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通信录或微信朋友圈,成百上千,但真正随时说话的没几个,好像一路走着走着都在散。宋朝大诗人苏轼的"朋友圈"也和我们一样,很热闹,生命中总有人来了又去。然而他很幸运,一生中有三个陪他说话的知己:太太王朝云,兄弟苏澈,朋友佛印禅师,让人羡慕不已。
比如和佛印禅师,有一次,苏轼很得意自己的修行,于是写信给好友,说最近修炼到"八风吹不动",也不贪婪了,也不嫉妒了,也不生气了,什么都没有了。佛印禅师在信上批了"放屁"二字退回,苏轼气得半死,跑到金山寺去大骂佛印,佛印就哈哈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轼马上就懂了,自己也哈哈大笑。
这样的知己,是此心到彼心,彼此嬉笑怒骂,相互提醒,相互懂得。我有闺蜜,一直到现在,每次回乡风雨无阻接送。有时凌晨了,也要在车站等着,我说"谢谢你",她说:"再说要揍你",十几年如一日。
人生熙熙攘攘,有这样的知己真好,开心的时候可以分享,难过时可以流泪,天黑了还会在某个地方等着你。只是,很多时候生活并非如想象,我们一面羡慕美好,一面疏离。我们越来越不喜太亲近,我们有了担心,我们害怕打扰⋯⋯
有人说是这世界变了,变得冷漠,互联网让人距离近,也让人距离远。但真正变的是自己的心,若珍惜,哪里都近,若疏离,咫尺还天涯。变的还有年岁渐长的岁月后,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生活中偶尔"疯"一下,但不用常常热闹,更多时候,给彼此空间,让彼此偶尔也能和自己呆在一起,读点书,走一段路,听些音乐,生活里摘几枝花捧在手心里⋯⋯我不晒你,不是不在乎你,只是把你珍藏在心里。这样,似乎也并没有不好,只要开心就好。
人的一生,于真正的朋友而言,思念还是那么长,没有改变,时常想念。在时欢喜,不在时,如若安好,便是晴天!与苏轼同朝共事的大文学家王安石有语:"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能随时说话的人,是知己,这样知心人,有,足已,即使不说话,也懂得。能随时说话的人,也不在于距离,只在于:此心到彼心,不倦往来。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