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近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部电影。并不是时间不够,也不是看不下去。《一一》对我来说,我知道它的开始,知道它的过程,知道它的结果,甚至还记得它的一些细节,但是,我不愿意去看完。好像不看完,我的生活就不会完结;好像不看完,那些对于生活的期待就会如约到来;好像不看完,就可以拒绝看到周边的不完美。然而,电影终究会看完,而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我也试图去记录一些镜头,一些人物,一些细节,一些感受,可是写着写着就没意思了,因为我觉得我很俗。
对于其他电影来说,这部电影的时长可以算是很长很长了,可对于生活来讲,它又是那么短;仅仅近3个小时的时间而已,可是在片尾曲缓缓流淌而出的时候,我却感觉,我的生活都在这三个小时里过完了。
这是如此神奇的电影,你在什么年纪看,似乎都能看到你的样子,又似乎总有那么一些部分你依稀懂得,又依稀不解。就好像读书时看它和如今的心境有着太多的不同。彼时还嗔怪电影竟然如此漫长,镜头如此缓慢,情境如此平淡;那时知道好,却不知哪里好,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说好吧,所以自己也要假装能看懂,假装看出了如此缓慢节奏下的那些暗涌,假装参透了人生就是如此真实而无趣。而现在,越发看到了自己。电影里的自己,不是某一个人,不是某一个年纪,而是某一瞬间的某一人就让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许是当年的自己,也许当下的自己,也许是若干年后的自己。这种感觉就好像阿弟看到洋洋拍的后脑勺照片时,问他为什么要拍这个,洋洋说“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洋洋似乎就是这部电影里的哲学担当,导演借一个小朋友的视角来告诉我们电影与生活的关系。正如胖子所说“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三倍!”,我们可以借由这部电影看到的不止是自己,是所有人,是生命的状态一一既是每一个人,也是每一段人生。电影从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一头一尾,一喜一悲,就像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出生的喜悦到离世的哀伤。
一些如梦一样的细节
导演特别擅长利用声音的元素,利用画外音将许多关联画面交织在一起,一个画面,几个声音,表达出来多重深意。
一 、B超
阿弟陪怀孕的小燕做产检时,伴随B超画面的声音是大田在NJ的公司对新产品的介绍:“它已经开始具有生命的一般现象,它除了可以思考、计算,它还会成长成一个活生生的新生命,成为我们每个人寄托感情的好朋友。这才是电脑游戏的最广大的商机,我们目前无法超越只能打人、杀人的一般电脑游戏产品,并不是我们不够了解电脑、而是我们还不够了解人、我们自己。”通过这个画面和声音的组合将新生命与电脑游戏糅杂在一起,将电脑游戏视为一种生命体的存在。我不知道这是杨导当年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还是对于我们不够了解生命的本源与生命的意义的一个讽刺。
伴随着女儿的出生,对于她的思考也越来越多。从要不要上早教、要不要参加英语班到要不要买学区房、学什么特长。而最近思考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先进和普及化的今天,培养出一个不至于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孩子?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突然就想明白了,比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学会欣赏美,学会创造美。
二 NJ+阿瑞&婷婷+胖子
NJ在日本和阿瑞重温往昔时,两人的对话,对应的场景是婷婷和胖子牵手的画面。镜头在两代情侣之间不断切换,四个人的爱情互为呼应。就连两个不同时空,不同时代的男人,面对房间里的女人,都是选择了离开,冥冥中预示着婷婷和父亲相似的宿命。
如同当年NJ离开阿瑞是因为阿瑞对NJ的事业上的干涉,“人是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这是很悲哀的。”阿瑞说当时总是怕NJ养不活自己,在NJ与阿瑞离别的前一晚,阿瑞希望NJ能够回心转意,“如果我跟罗德尼离婚,我一辈子不愁吃穿。我不怕你养不活我。”NJ在车子中和大田边听音乐边时透露的信息。都说明阿瑞和NJ一个追求物质,音乐无用论;一个追求精神,人离开了但音乐留下来,两个不同人生观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就如同NJ离开阿瑞,婷婷和胖子在讨论电影的时候
胖子:喜不喜欢刚才的电影?
婷婷:嗯,有一点严肃。
胖子:那你是比较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喽?
婷婷:不会啊……我只是不喜欢有人故意把故事讲得那么悲惨。
胖子:可是在现实生活里,悲伤的事和高兴的事都有啊,这样电影才会真实感嘛,要不然我们怎么会喜欢去看电影?
婷婷:如果电影都和生活一样,那谁还会去想看电影啊,过生活就好啦。
胖子:我觉得我小舅说得蛮有道理的,他说电影发明了以后,人类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婷婷:乱讲!怎么会!
胖子:我们在电影里面得到的生活经验至少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double就对了。譬如说杀人,我们没有人杀过人,可是我们都知道杀人是怎么一回事,而且有过好几次各种杀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在电影里面得到的。
婷婷:我又不会去杀人。生命是这么悲惨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而且我们好好对待别人,别人也不会对我们不好啊,干嘛还要去想那些杀人的事情呢?
胖子:我只是用“杀人”来举一个例子而已,当然还有别的啰。譬如他还说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所以人也应该这个样子。这句话我听了非常感动,改变我对很多事情的想法
婷婷:这句话你说起来还是好像悲剧。它应该听起来很美才对呀,对不对?
两个人对于电影理解也有着差异,而这早已预示了两人爱情的悲剧结局。
三 洋洋 放映室
洋洋在天文教室中无意中看到了“小老婆”的小内裤。而此时银幕上电光火石,画面正中央正是小老婆的侧面剪影,搭配着关于雷和电的介绍。“两种对立而又相吸的能量在小雨滴冲向地面的同时不断累计,互相越来越不可抗拒,终于在一个闪电的瞬间,正电和负电又激烈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雷。我们地球一切的生命,应该就是闪电创造的。科学家相信四亿年前的一道闪电,创造了第一个氨基酸:一切生命的最基本单位。这就是一切的开始。”洋洋恍惚的眼神中,一个小男孩关于异性的感觉开始萌芽,他开始明白了什么是爱情。
一些内心独白
敏敏说““怎么跟妈讲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我一连跟她讲了几天,我每天讲的一模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我受不了了,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怎么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每天,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
《人的自我寻求》中描述的一样“郊区市民为这种空虚的生活提供了最为清晰的画面,他们每个工作日的早上在同一时刻起床,乘坐同一列火车进城工作,在办公室做着同样的事情,在同一个地方吃午饭,每天给女服务员同样的小费,每天晚上乘坐同一列火车回家,养育两三个孩子,培植一个小花园,每个夏天去海滨度两周他自己并不喜欢的假期,每逢圣诞节和复活节就去教堂做礼拜,年复一年地过着程序式的机械生活,直到最后在六十五岁时退休,在那之后不久就会因为心脏病而去世,而且这种心脏病很可能是由于受压抑的敌意而引起的。不过,我总是私下怀疑,他会不会是死于厌烦。”
好像电影里也给了我们一些些启示:
NJ:这里还是老样子,小鬼都很乖,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山上呢?有什么不一样?
敏敏:还好啊。真是的,其实真的是没有什么不一样,好像,我每天在跟妈妈讲话一样,只是那个位子换了一下,我就好像是妈妈,她们就好像是我,他们每天轮流在跟我讲同样的东西,每天都要重复几遍,我是觉得这一大堆,真的是没有那么复杂。哪有那么复杂?
NJ;对啊。我这样说好了,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行笔至此,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人生就是如此吧。生活没你想象的完美,也不见得有那么糟糕。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重复上升,既然不能改变什么,那就开始学着享受生活吧。像大田那样,享受音乐的美好,享受鸽子的童真,享受魔术的惊喜。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本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让它变得有点意义;生活本身并不幸福,所以我们要幸福的生活。
《圣经》不是早就告诉我们,“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