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历练
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活动,没有人要求写综述,不知道出于什么初心,我写了。发到群里,不知道有没有老师看,大概是有的吧。这么多精致睿言,不看可惜了。如果结合共读书对应章节一起看,收获会更进一寸,欢喜也会多一分。
第一次整理活动综述,当天晚上近十点钟开始,近十二点结束,发出后犹如石头落地,快哉!
第二次之后,内容比第一次多,加上精神困顿,推迟了整理的时间。偶尔推到星期五,多数推到星期六。不管哪一天完稿,都视如珍宝降落凡间,反复检读后转成PDF版再发到读书会群里。
每一篇综述都汇聚书友们缜密的思考,严谨的逻辑,精彩的发言,于我可谓“真枪实弹”的磨练。大家的发言多而密,现场打字远远跟不上书友们的速度,只能用录音软件录下来,后续整理而成。常常要将一万五左右的录音文字整理成三到五千字的文稿,除了删掉频繁出现的“啊呀哇哒”语气词,还要删掉重复的文字,最费时的要数同音异形字了。有时候录音转的文字并不正确,前言不搭后语,就得回想当时书友的发言,或播放语音重听其正确言辞,再来梳理文字,构建逻辑,提炼精髓。没有四五个小时的静坐,三四千字出不来。
我也曾问自己值得吗?其实这个问题目前仍给不了答案。如果光几个人读书交流,过了一天被书本点醒的感觉犹在,但书友们的智言恐怕只留下百分之三五十,过了两天,恐怕只剩百分之十了,到下一周再聚,所剩无几。
我想,记录不是因为怕忘记,而是有些美好不应该流逝,不应该被遗忘;记录不应该带功利色彩,单纯的整理更能深切体验心流之美;最重要的是,记录时的反思、深思让人得以升华。
恰如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什么,而是要让那些读过的书化作身体的一部分,成为思想的营养,成为血液的永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