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对父母具有天生的绝对依赖性,不仅在生理上需要得到父母的照料,同时在心理上也渴望父母的爱。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年的时候严重缺乏关爱,那他成年之后,也可能不具备爱的能力,也不懂得爱的表达,一生都会受到困扰。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问题是,爱不等于会爱,很多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爱。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可以说是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他们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全部精力和财力都奉献给了孩子但结果却是许多这样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障碍,与父母隔阂越来越大。于是很多父母感慨孩子真难养。
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爱,仅仅是物质上的,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包括对孩子的尊重,平等、亲密地交流。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更多地体验到父母对他的爱。
教育实践家提倡:“让孩子知道你爱他”。物质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孩子学会了走路开始了人生交流的旅程,很多时候难免会有冲突,有时候玩具放在家里一个多月不动,其他小孩造访要玩这个玩具变立马变成了香饽饽。争的东西永远是香的,在大人的眼中,我们认为孩子很自私,自己不玩,也不让其他小朋友玩。但在孩子的眼中,这件玩具是他的,别人玩就是抢了他的东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自由,让他们在我们的看护引导下,给孩子自由处理问题的权利,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社会现实,并不得不学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个社会是非常现实的,家长应当允许孩子有机会接触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学会如何应对,而不是将他们与社会现实隔离开来,不能因为我们过分的爱,而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每次机会。
爱孩子就要给予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自由飞翔,幸福地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