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继规与姬亼回到大湾村
郑阳是一个县级市,是代继规与姬亼土生土长的地方。郑阳城往东十七八里地的样子有一个村子名字大湾村,便是代继规的户籍所在。郑阳说起来算是座尾线城市吧,如无数个平凡默默无闻的城镇一样。但值得小城人一说的它是一座千年古城,地方志里有记载说老子曾游历到此,它那时不叫郑阳叫郑邑,还记载曾是当年王翦与末代楚国负刍决战的战场,现有楚长城绕城而去在低矮的山势间蜿蜒起伏。还有,城北那一节古城墙下可能存在的古墓。这些都是被郑阳人说起的骄傲,并为郑阳未来的发展与建设增添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年前代继规匆匆回到大湾村翻盖了房舍,安置了他的大女儿代兰、三女儿代流萤留了下来,成为大湾村实实在在的村民。当年,代继规放姐妹二人在家后连一个转身也不给时,他真的是在生活中彻底沦陷了吗?要知道当年他是怎么辍学的?人类一代又一代把不能实现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当下是怎样一个他?会做出对孩子上学不管不顾的行为?当年代兰只有九岁正是上学的年龄,可她哪有办法上学?但回到大湾村的她,二年后送妹妹进入了村小。一对小姐妹活成了两株野草、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感觉,很值得探讨的当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在一起过日子时,他们会形成怎样的生存关系呢?小村人渐渐发现,争吵是两姐妹的日常。很显然每每代兰总以自己有更大的生存能力来统领妹妹,这是她潜意识里的行为,她很可能担当起了父亲的角色,可换来的却是二人关系的日益难以相容,因为代流萤不是她们的母亲姬亼。妹妹们一个个出生,父母一忙起来,她们的吃喝拉撒几乎全在她手上,特别母亲没有乳汁更加重了哺育幼小的繁琐,难免不让她生出如父亲的担当与心境——当年那样的姬亼可能影响不到她的。当年她抱着三妹——小宝宝需要一个名字时,她立马想起了无数次在夜色里奔跑,为她照亮微光而她太想捉到手里,后来忙里偷闲终于捉来装在瓶子,发着漂亮蓝莹莹之光的萤火虫,“叫她流萤吧”——姐姐为给妹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而欢呼雀跃。二妹被送走了,她把精力全放在了三妹身上,她如喜欢“流萤”这个名字一样爱着妹妹。却不知,“妹妹”会长大,不会永远是一个粉粉嫩嫩的玩偶,她也会长大。还有,早早塞进她们生命里须与之抗争的命运都在等着她与她,如此等等可能都是考验姐妹是否感情如一的路障。
某天刚过午后,代继规拖家带口回到了大湾村,很难想象他与姬亼相互交换,靠人力拉着一辆架子车跋涉了一千多里地。车上拉着他们在外十多年的家伙什,其实哪有多值钱的东西?说起来只不过不舍得扔掉它们而已。这样归家的夫妻二人煞是引人眼球。不过,在绳索捆绑、杂物高耸的车子上妥妥地安放着一个被窝窝,里面坐着一个男婴,四五岁的样子。当被代继规从里面抱出来放在地上时,围上来的村民盯着他,看到了那骨辘辘转动着的圆溜溜的大眼睛,很快他可爱的样子赢得了大家的溢美之声不绝于耳。至此,夫妻二人的超级游击队最后成员成功、圆满登场。不过,在卸车的一来二去里,代继规残缺的手指还是被看到了,虽然他还是习惯地戴着白线手套,众眼神变成一股异样的暗流在赞美之声中传送。可能他们都在等着有人站出来向代继规提出“怎么回事”?他们在人群中寻找,显然没有找到那个人在,这样气氛就显得有些说不清楚。
代兰对父母的回家,好像与平日的做派不太一样,当她听到外面的动静,便一下窜到了厨房并虚掩上门,只是在他们进入院子时,才站在门口瞅了瞅又折了回去,给人一种她在忙的样子。还真有村民走进去看到了正在忙忙火火的她,又是搞卫生又是做着吃的,不过离晚饭的时间还早。代兰听着外面一拨一拨的人走了来了,听着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归家的父亲,兴奋热烈地说着一路回来的见闻,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里无不彰显着父亲的无所不能。在这个男人的词典里,没有懦弱胆怯,这是代兰一早就意识到的,也正是这一点在她身上的传承在年年月月里伴随着她,早已成为她血液里的成分。可也正是这一点让此时的她更加胆怯。父母的归来为何让一个十多岁的姑娘躲进了厨房?因为代流萤不见了。自那天她与她吵过架,代流萤再没有回家来,该找的地方她都找过了,算上当天已是第三天了。她有了害怕的感觉,她能去哪儿?除了家与学校还有另外的地方吗?是去同学家了吗?她想大不了去找下季英婶子,让她发动村民出动,季英是她唯一想到可能帮到她的人。可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想去找她,也许事情还有转机。恰巧父母这个时候回家了,她好像等不来那个转机就要面对她的父母了。
代兰小心谨慎地做事,在父母回家的每一分钟。好在有这么个人见人爱的弟弟。她小心翼翼地走出来看护起了弟弟,只在十多分钟里,她已看出娇生惯养在这个男孩儿身上的张扬。到了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院子的饭桌旁,姬亼与代继规享受着代兰殷勤的服务。她把蒸得渲渲的馒头递在他们手里连同筷子。看着弟弟在桌旁搅扰到吃饭,她主动抱过他,把安安稳稳地吃饭留给父母。“嗳、流萤咋还没放学?”姬亼在咬起某一口馒头时意识到天色不早,方才想起她的女儿说。“平日也这么晚?”姬亼的又一句问话对于坐卧不安,不知如何对代流萤的事开口的代兰倒也来得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