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性格的问题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老师们多会感到头疼,从一开始的耐着性子跟他们讲大道理,到后来的训斥、责罚,一直到后来只要他们不违反课堂纪律,老师们就听之任之,漠视他们的存在。其实,正如《三字经》开篇所言:“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学生曾几何时也是无邪烂漫、充满着童真童趣的天真孩子。而他们之所以会变成令我们头疼的问题学生,无不例外地是因为长期以来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自己内心深处被认可、被重视、被尊重的需要长期被忽略,他们内心难以承受,才会想尽办法,用自己的理解去表现的或偏激、或阴郁、或叛逆,以此来获取家长和老师们更多的关注,暂时地满足自己内心深处被关注的需求。而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喜欢惹是生非的“刺头”,若是教师一味采取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或者用简单粗暴的体罚手段去对待,则势必不会对他们的改变起到积极地作用,反而会助推他们心中的坚冰越结越厚,恶习难改。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老师们唯有用爱心与耐心,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巩固,方能慢慢将他们心中的坚冰融化。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自古有之。我国教育至圣孔老夫子,必是怀有对学生无限的爱心,方能悟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箴言;读李镇西老师的书,一颗心无时不刻地被他的耐心与爱心温暖着,尤其读到他转化“顽固分子”万同的故事的时候,眼眶也几次湿润;乌克兰已故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是“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他的心始终被孩子们牵动着,用他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一部永垂不朽的教育神话……古往今来,海内海外,那些心中有爱,眼中有学生的真正的教育家们,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念:唯有用爱心与耐心,方能感化学生,融化孩子们心中的那一层层坚冰,最终赢得孩子们的心!
如果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那种所谓的“教育”下,在老师的眼中,学生只会成为储藏知识的容器,成为一个个没有情感和思想的无灵魂的行尸走肉。那样的教育是冷冰冰的教育、是缺乏人情味的教育,是脱离人性单向灌输知识的教育,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感受不到被尊重的温暖,甚至在教育者一次次的责罚与羞辱之下,内心的坚冰愈积愈厚,最终变成一个对社会怀有怨恨的人。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校长就是这样的老师,面对一个个问题学生,他只会粗暴地采取“行动-反应”手段,要么关学生禁闭,要么责打学生,迫使其屈服于自己的管教。孩子们对他只有害怕,表面上恭恭敬敬,唯命是从,内心却更加叛逆。在电影中存在很多小细节,比如校长和马修老师站在门口说话时,学生从校长身后经过,都用手在校长身后比划,这一举动,俨然不是出于学生对校长的爱戴,反而是内心更加叛逆、不服从管教的一种微小的表现。而马修老师却始终在心中装着孩子,即便孩子们抢他的公文包扔着玩,即便撬开他的橱柜偷走他耗尽心血所编写的合唱谱,即便向他头上扔墨水……马修老师都一直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这些孩子免受校规的惩罚。在一次集体犯规的时候,马修老师无意中发现了孩子们喜欢唱歌,便借此机会,以音乐为载体,向孩子们传达出了他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孩子们的心被慢慢感化,而那颗冰冷孤傲的心、那双冷漠看待一切的眼睛,最终也在歌唱中露出了真诚的感激的微笑…
爱心与耐心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必备装备,没有了这两样装备,任凭你技术再高,也不能在教育学生的这场游戏中夺得王冠。但是,教育中,并不是只有爱心与耐心就足够了,只有爱心与耐心的教育,是一种无底线的放任式教育,长期处于这种教育下的孩子,非但得不到良好的转化,反而有可能会变得蔑视老师的权威,将老师的爱脚踏于脚下。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老师要恩威并施,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爱他们的心,但是在对他们的管理上,绝不放松要求。像电影《卡特教练》里的卡特一样,即便自己面对来自媒体、来自社区的压力,也不改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与学生签订的合同,最终改写了学生们的人生,把他们送进了大学。这样的老师,才是让人心生敬佩的老师,才是让人敬畏的老师!
(约16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