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小姐是我的好朋友,前阵子,她和她老公在微信朋友圈留言区互怼。对的,就是那种他两共同好友都能看见的“吵架”。
事后,L小姐很是委屈:“老娘对他全家都那么好,到头来人家爸妈+儿子全来说你不是。”
不知道看文章的你,会不会觉得这句话让人很熟悉,是不是都经历过掏心掏肺的对他家人好,到头来却惹人指点?其实,L小姐做做的一切,在我听来只是感动了她自己,人家婆家人根本没看到她的好,只看到她的缺点。所以,尽管她全心全意的付出,别人只觉得是应该的,但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
与其这样不讨喜,不如从100%的精力付出里,抽出20%留给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一切事情,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怎么说呢?比如一个月抽出6个小时给自己,每次可以花2小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外出和朋友唱K,比如约朋友聊天,比如去个读书会提升下自己的精神层次,又比如去练个瑜伽放松一下身心……
L小姐说,她最受不了的,就是先森喜欢在外人面前揭老婆的短。这不仅很让她没面子,还会让她觉得每次两人的争吵,都会夹杂着一些不相关的人在一旁指手画脚。
说实话,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行为。但作为朋友,我只能用我学到的NLP来建议她,接受他这个行为。你可以不原谅他,但可以接受他,目的是放过自己。毕竟他已经30好几的人了,这样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日养成的,所以想要改变他,很难很难。不如,转念放过自己吧,只有这个是可以改变的。
那天,她听了我们的建议,改变自己。于是,虽然觉得自己没有错,但还是先找了个台阶给她先生下。他们深谈了一次,但结果并不理想,她感觉很难过。
看了她的信息,真心心疼她。但我想她是对我们说的“改变”有一定的误解。她认为的改变,就是一改以前的态度,妥协的去跟老公谈。很显然,占了优势的老公不但不觉得自己有不妥之处,还更不愿意妥协改变。而我想说的改变,而是通过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格局和思想,去对自己做一个深入的认知和了解。这样,才能让自己过得更从容。
最近,我在阅读《亲密关系》这本书。这本书里,就提到过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对伴侣有期望有要求,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形成的一个个“需求”。我们希望通过伴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当伴侣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沮丧、觉得TA不够爱我。
其实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我也常常会这些苦恼,甚至结了婚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也经常要去寻找一些C先生爱我的证据。2018年,我最大的改变,就是通过学习,认识了自己,提高了幸福感,以此同时,不断的去尝试经营自己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这一年,我也确实从一个犹犹豫豫的小怨妇变成了一个阳光系妈妈(哈哈~自恋一下)。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改变,越来越发现,以前我对感情的很多想法,其实现在还存在于身边的很多家庭里。真心的感叹:原来我并不孤单!
L小姐的事,作为朋友,我只能聆听和给她我觉得好的意见。但能不能有帮助,还得看她自己的意识。只希望,未来的这一年里,通过我的努力,能让身边的女朋友们幸福感跟我一样,慢慢的增强。
感谢你阅读到这,我亲爱的朋友: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