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职业生涯规划
地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时间:2016年4月17日晚7:00-9:00
活动背景资料
1.活动参与者:大二、三学生居多(组织者提供)、女生居多(往期分享者提供)
2.往期活动:面试(分享着张磊)、简历制作分享(贾建龙)
3.主办方期待内容:
3.1活动策划案中:
--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什么样的人适合怎样的职业,以及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以在场学生为例,请老师进行分析讲解,指导同学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2活动推广宣传文案中:
--毕业后你适合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你的兴趣、价值、天赋、才干是什么?
--你要从事怎样的工作(关于行业、企业、职位)?
--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访谈往期分享者及建议
1.”面试“主题 分享者张磊(山东渔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HRM)
“学生们主要还是对职业没有认识,对职业都没有认识的话,就更不用说最规划了”
“现在去听讲的基本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结合大学规划来讲职业规划能好一些,引申到人生规划更好一点,比如生活规划、学习规划”
“引导大学生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和认知职业规划”
“大学生往往专业已经确定,过度讲测评,意义不大”
“现场女生偏多,现在女同学找工作不容易”
【建议】定位在如果有效进行职业认知方面,可能会更接地气一些
2.”制作简历“主题 分享者贾建龙(迪尚集团HR)
”懵懂的很,说啥都信“,”都眼巴巴的听着,你说的啥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
内容提纲
--自我介绍(P1-P3)
--认知职业(6个角度认知 P5-P11)
--职业规划: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规划?(P12)
--职业选择:这样选择职业不后悔(P13-P14)
--做什么准备?(P15-P4)
--致谢结束(P16)
(一)自我介绍
--职业经历(P1)
行业(制造业、房地产、创业公司);
岗位:技术员、采购、HR;
职位:基层员工、部门主管、部门负责人
--标签(P2)
文字内容:执行力、责任心、认真细致、总结归纳、思路清晰、条理、计划性、善于沟通表达;乐于分享、努力好学;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归宿)
--梦想(过去、曾经、未来)(P3)
文字内容:有一份可以干到退休的工作、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牛B的职业生涯规划师
【进入主题的开场白】
学习生涯知识的意义:生涯是人一生的缩影,和人生的幸福紧密相关,而所谓的幸福,其实十分简单,就是将“喜欢做的事情”变成“正在做的事情”,但这一点却是很难做到。生涯的知识的学习,并不能保证能够将“喜欢做的事情”变成“正在做的事”,但是却能做到用短的时间将两者尽量接近。而这种接近的效果不仅仅是体现在工作中,更是在个人成长、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发挥着作用。
生涯的特点:生涯大师舒伯一针见血的指出“生涯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在个人需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生涯以事业的角色为主轴,也包括了其他与工作有关的角色(空间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人的个人特质也会让表现不尽相同(独特性);只有在个人需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现象性);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主动性)。
(二)认知职业
1.雇主的类型和特点(P4)
--工具:企业需求矩形(机关国企、民企、外企)
--【分享】举例企业中HR和财务所具备的不同气质
2.职业的分类(P5)
工具: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与职业分类
分享内容:案例(我的职业发展经历)、霍兰德测试(扫描PPT中测试链接二维码)
霍兰德将人的职业兴趣分成了六个维度,而职业同样又有着六种类型的职业。一个号的职业选择,可以将个人兴趣和职业类型尽可能的匹配起来。
霍兰德代码解释:R实用型人、S社会型人、A艺术型人、C事务型人、I研究型人、E企业型人
--R实用型人的特点
任务与技能导向;务实的、安静的;机械、实操能力强;做需要身体参与的工作
常见行业和职位:技术性行业工作人员、工程师、机械师、运动员、特技演员、园丁、厨师
--S社会型人的特点
和谐与服务导向;喜欢与社会相互、对人感兴趣;良好的人际技能、通感能力;抽象的、和平的
常见行业和职业:教师、护士、社工、学校辅导员
代表人物:古典
--A艺术型人
美感与完美导向、喜欢自我表达、有想象力、创造性的、内省、敏感、感觉寻求
常见行业和职业:编辑、作家、音乐人、演员、艺术家、手工艺人
代表人物:奥黛丽·赫本
--C事务型人
特点:稳定与安全导向、讲求实际、喜欢规则;愿意服从、倾向保守;喜欢结构性、程序化的工作
常见行业和职位:公务员、行政、财务
--I研究型人
特点:真理、任务导向;独立的、客观的;分析的、保守的;智慧的、抽象的
常见行业和职位:计算机编程 机械、自然科学
代表人物:居里夫人
--E企业型人
特点:领导与影响力导向;目标远大、对资源感兴趣;喜欢管理和领导他人;精力充沛、有说服力
常见行业和职位:销售、市场、管理、创业
3.晋升(发展)通道(P6)
工具:生涯四看
4.职业收益(P7)
文字内容:职业收益=钱+空间+情感 关注职业复利
【分享内容】
--职业收益模式:老中医型,越老越值钱,职业举例(老中医、老师、HR、财务等);青春饭型,短期收益,职业举例(销售、培训师等)
--跳槽是三个收益账户来回倒腾
--关注职业复利:多学、多看、多做
5.警惕职业艺术照(P7)
文字内容:别相信有完美的东西 看看卸妆照
如何看到职业真像:做一个在职业人士的职业访谈;尝试一个与目标职业相关的培训;进入一些专业职业论坛或者博客群;看招聘网站和公司网站;找一些职业数据库(www.yinluren.org);职业实践(兼职)
6.职业发展地图(P8)
定位、 适应、发展、转型、平衡
(三)职业规划: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规划?(P9)
--应该有一个20年的梦想(尽可能地大一些,尽可能抽象一点。因为你知道20年是很长的时间,可以发生任何事情,这个计划主要以你的梦想为主
--给自己一个不超过10年的理想(这个计划主要以培养和发展你的核心竞争力为主)
--瞄准一个5年内能达到的目标(细分成3年的职业计划,详细地了解你和这个职位的差距。这个计划以务必达成的执行力为主,同时给自己一个计划清单)
--回顾你的计划(把你的规划保留下来,每个一个月看一看,让自己保持进度;每隔半年停下来回顾)
--对新的机会和趋势永远保持警醒
(四)职业选择:这样选择职业不后悔(P10)
P13 配图 刘若英 《后来》 配文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分享内容】
--柏拉图三次走进麦田的故事
第一次,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摘下看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继续往前走,越走越沮丧,前面还有不少更好的,却不能再摘。这种选择叫”后悔“
第二次,依然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但是吸取经验--前面一定有更好的。一直往前走,直到发现自己差不多走出了麦田。他随便摘下一个麦穗,这种选择叫“错过”
第三次,他改如何选择?
面对爱情、机会、职业的诱惑,往往第一次“后悔”,第二次“错过”,但是永远不能后退。既不想后悔,又不想错过,什么样的心智模式能够帮助我们做最好的选择?
着急选择的后悔模式和总在等待的错过模式,都会让你不可避免地陷入“后来”模式,打破“后来”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作选择、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个之前,不要做选择的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地开始选择。这就是最好的“选择”模式。(重复)拿出一段时间寻找到内心的基准线,然后等到目标出现,马上出手。
(五)做什么准备?(P11-P13)
P11 做好本职 学习
工具:能力三核模型(知识、技能、才干 )
分享内容:
能力三核的说明:任何能力都能分成:知识(我们知道和理解的东西,广度和深度是评价标准);技能(我们能操作和完成的技术,熟练程度是评价标准);才干(我们无意识使用的技能、品质、特质。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无评价标准)。能力三核:知识、技能、才干在任何职业中,都缺一不可。
能力三核的应用:
--好不容易练出来的专业浪费了怎么办?
知识--技能--才干构成了能力,这三个部分兼容性不同。
知识是最没有迁移能力的,即使你读到了医科博士,也照样不一定会做麻婆豆腐,各行如隔山,说的就是知识的差距。
大部分职业技能都有70%的通用技能(如运营、执行、营销、沟通、管理)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完全可以把以前学到的技能迁移到新的工作里使用,在加上新学习的技能。职业与职业之间并无太大差距。
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完全被打破。不仅是职业界限,工作中培养的才干会蔓延到你生活的很多方面,你不想用都不行。
当你看到了能力的全貌,“好不容易练出来的专业浪费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就会好回答,大学的学科学习不仅让你获得了知识,还有相关的技能和才干,即使你完全不从事这个行业,技能和才干也能迁移出来,用到其他工作上,同时加速你在新的领域的知识学习速度。
当下即道场,把经历练成才干带走,怎么会浪费!
--如何修炼成某一个领域的高手?如果在职业发展中找到方向?如何将兴趣培养成才干?
三核中,知识最容易习得。知识的差距变成了技能的差距;技能与知识的最大差别是,技能是以熟练程度为判断标准的;让技能升级为才干,完成了最牛的一项能力修炼:才干是自动、自发的能力。无须过脑子就能直接使用这项技能,它似乎成为你的天生属性之一。
P12 不递简历也能入职的八种求职法
文字内容:职业访谈、给名人写信、混论坛、参加培训与学习、加入俱乐部、义务或兼职工作进入、成为客户、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如果你真的找不到一个工作,那就自己创业吧!)
P13职业实践:萝卜兼职 最靠谱的大学生兼职平台(广告导入)
(五)致谢 结束 (P14)
【分享】一位资深猎头告诉我:“如果你在一个行业做过10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个行业做过10年,你是精华;如果你在五六个行业做过10年,那你是精神病。企业讨厌不断开始的人,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