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辉随笔
在西安城东,水泥厂十子向南顺着主干道一直延伸至高桥街道后,向东抬眼望去,眼前会有一片不高不低的土原沟塄展现在面前,虽说是土原沟塄但是整片原看上去一片青绿,富有生机。在这片布满绿色的沟塄里则有着一条通往白鹿原南原上的通道,原上原下的乡党们习惯叫它“八里坡”。这条路应该是南原乡党从原上到城里最近的一条主干道,它全长坡道大体应该在八里路左右,所以“八里坡”这个名字应该是得名于此条路的长度而来。在原上流传有一句老话叫:“上了“八里坡”秀才比驴多”。从流传的这句话来看“八里坡”应该是很早就有其名了。但“八里坡”名字具体是何人所起又从何时被人们统一叫出,估计已经不太清楚。但是只要是南原上下城东周围的人们提到“八里坡”应该是人人熟知的,同时这条路也是原上和原下乡党沟通来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我对“八里坡”的印象打小就特别深刻,那时的八里坡是一条被原上先辈们自己用双脚踩出来的不太宽的土路。记得小时候每年四月初二是高桥街道的古会,原上的人们会三五成群从这条飞满塘土的土路上来回穿梭着,去会上采购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在前些年私家车很少的时候,原上的人们为了能节省时间少走些路程进城务工、去人市找活干,都是选择骑着自己家的二八自行车带上蒸馍、干粮,在东方的天空还没有彻底大亮之前早已急匆匆的随着自行车后轮飞起的尘土疾驰而下,到了城里去谋生计。记得那个时候在紧挨原下的高桥村里有几位年长的老人每天下午都会在自家门口地大树下放一张小方桌,上面放着几片盖有玻璃片的玻璃水杯,里面盛有泡好的茉莉花茶水,以方便原上的人们在城里干完一天活,到下午回家上原时解渴而用。记得那时一杯茶水两毛钱,现在想来那时的乡党们应该不为卖水挣钱,只是为的给原上下苦的人们提供个歇脚聊天的场地罢了。三五个人坐在树下喝杯茶水,简短的聊会天,歇够了就会一鼓作气地推着车子上到了原顶。
我的父亲也是原上一个很朴实地道的庄家人,在我的记忆里前些年他在“八里坡”这道土路上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为了家里的日子能过地好些,他将无数的汗水和脚印、自行车印都落在了这条不窄不宽的疙瘩土路上。当时我最高兴的就是父亲在每年秋季去城里干活回来时他那个衣服和裤子口袋里都塞满了“八里坡”道路两边坡塄上长的酸枣,回到家后将口袋里地酸枣一个不剩的倒在盆里给我吃,回想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至今使我回味无穷。
而今的“八里坡”已经不在是当年那塘土满天飞的土路了,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八里坡”改造成了水泥路面,这就给原上原下的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骑着摩托车,开着私家车很快就能从原上原下打个来回。在城里安家的年轻人想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老人,开个车半个小时左右就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很是方便快捷。“八里坡”从早期的土路到如今的水泥路见证和服务了原上原下乡党们的出行和交往,为原上的农村劳动人民带来了很大方便。
但愿通往南原上的“八里坡”这条路能越走越宽,越修越好。真正的为原上原下的乡党们提供更大便利,能够继续为广大的原上乡党们服务。
2017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