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们熟知也容易做到的,毕竟自己都不喜欢,强加给对方明显不合适。但相对而言,对于自己喜欢的,常常会由已及人的想着别人也会喜欢,以致想“施于人”,结果很多时候并非如己所愿。因此,我觉得“已所欲”,也要“慎施于人”。
事物是复杂的,尤其是人的心理。对同一个事物,有太多的因素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看法。因此,简单甚至一厢情愿地以自己的想法揣度别人往往是不可取的。很多时候不是对错的问题,比如吃东西,有喜欢甜的,有喜欢酸的;有的爱吃肉,有的爱吃素,无可厚非。
《伊索寓言》中就记载了一个“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故事。讲有头驴驮着好些可口的美食到地里去。它的主人和割麦的人正在地里收割麦子,它运去的可口美食是给主人和牲口吃的。它发现路旁有棵又粗又大的蓟,便停下来吃它。并且想:“大多数人都会奇怪,我背着那么多可口美食,竟有胃口去吃大家不喜欢的蓟。但是对我来讲,那又苦又有刺的杂草比世界上任何的食物都鲜美。让人去选他们渴望的食物吧,只要能给我有同样多汁水的好蓟吃,我就非常满意了”。
既然各有所好,那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各取所需。俗话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慎施于人”的前提是尊重,因此,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要求,遇事多商量而不强求。
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施于人”的多是自己认可的,很多初衷在于共享、分享,也因此如果受到拒绝可能会产生失落甚至不快。一番好意没有得到期望的回应,原因就在于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因此,当“施于人”的想法产生时,要多想想,多几个角度分析一下再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