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有研究表明:早晨是学习效率很高的一个时间段。但当代很多青年人的早晨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我也不例外。
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我的作息时间不是很规律。每天早上一睁眼都已经是日上三竿,再加上赖床的习惯,等磨磨蹭蹭从床上起来,再经过洗漱换衣等一系列步骤,都已经是吃午饭的点儿了。我并没有察觉出这种习惯有什么不妥之处,一直都没有想过改变。直到因为核酸检测要早起,在睡梦中被叫醒,于早上八点钟就穿戴整齐,一路小跑到达集合地点,等排队做完核酸后去吃早饭,结果返回宿舍后发现才九点半。困意全消的我放弃了睡回笼觉的打算,坐在书桌前做测试题,听完老师的讲解,把重难点重新梳理,把习题又巩固了一遍,一看时间:11:02。和同学一起学教资,看视频,解决了一个章节的内容,时间到了12点。
关上电脑闭眼休息,回忆这一上午的成果,竟有些不可思议。在我原来睡觉的这些时间里,可以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可以收获不少的知识,终于明白“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有多高效了。我也找到了我和其他优秀的人的差距,当我还在沉浸在美梦中,他们已经到图书馆看书学习;当我在无聊时发呆,刷短视频娱乐时,他们在做着提升自己能力的活动…我却经常怨天尤人,抱怨自己不如别人优秀。
今天找到了一个法宝,那就是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