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调理需要注意以下多个方面的事项,以确保推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推拿环境
温度与湿度:推拿应在无风、无强光、温暖、湿润、少噪音的室内环境下进行,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适当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清爽。
隐私与舒适:由于推拿时需要暴露大部分皮肤,应确保环境私密,避免小儿出现害羞、不安等情况。
二、小儿年龄与状态
适宜年龄:小儿推拿通常适用于半岁以上的儿童,年龄较小的小儿由于身体过于娇嫩,情绪不稳定,可能会不配合推拿操作,继而产生恐惧、厌烦等负面情绪。
饮食状态:推拿应尽量在饭后且充足休息后进行,避免过饱或过饥。过饱可能导致小儿出现反胃等不适症状,过于饥饿则可能导致小儿哭闹,不利于推拿。
情绪安抚:如果小儿恐惧推拿,出现哭闹等情况,家长应耐心开导并进行安抚,待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推拿。
三、操作卫生
手部清洁:操作者应使用洗手液将手清洁干净,摘下手上的饰品,修剪平整指甲,保持干净。
双手温热:如果是在冬天进行小儿推拿,需要温热双手,避免使用冰冷的手进行推拿。
四、推拿手法与顺序
手法轻柔:推拿手法应轻柔、平稳,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顺序规范:推拿顺序通常是由上往下进行,先头、脸,再到身体的上半部分,先胸腹,再腰、后背,最后到身体下肢。
五、推拿时间与疗程
时间控制:根据儿童的具体症状定制推拿的时间及疗程。如果病情较急,每天推拿1次即可,时间通常控制在20分钟内,以免挫伤小儿稚嫩的皮肤。
疗程安排:如果小儿存在慢性疾病,可以每天推拿1次,如果小儿因推拿产生恐惧,可以适当休整。
六、介质与皮肤检查
介质使用:可在推拿前使用爽身粉等介质,有利于保护患儿的皮肤,还能使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皮肤检查:注意检查小儿皮肤有无破损,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七、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皮肤病与破损:各种皮肤病患处以及皮肤有破损处,不建议做小儿推拿。
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感染性疾病如骨结核、骨髓炎、蜂窝组织炎、丹毒等,应避免推拿。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水痘、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也不宜推拿。
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推拿可能加重出血风险。
骨与关节疾病:骨与关节结核和化脓性关节炎应避免推拿,同时,对于存在的肿瘤、外伤骨折、脱位等不明疾病也要禁忌推拿。
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禁忌推拿。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调理需要注意推拿环境、小儿年龄与状态、操作卫生、推拿手法与顺序、推拿时间与疗程、介质与皮肤检查以及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家长在进行小儿推拿时,应确保手法正确、轻柔,并密切关注小儿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推拿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