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才知道大部分人的墓志铭其实是模板,因为无功无过,因为老实本分,所以墓志铭上都是套话。
最近要给我太爷爷和太奶奶修碑了,时隔二十几年,他们的墓碑上的字已经不看清了。爷爷最近找了一个退休的教书先生,他以前是替人写借据的,凭借着工整的格式收人青睐,近些年他也开始写碑文了。要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他的听力可能不太好和有些懒,写好的碑文在一张纸上修修改改,让人看上去感觉有些凌乱。听力不好主要是写错了一些人的名字,有的名字错得离谱,已经不是谐音的问题了。
今天下午去找人打造墓碑了。近些年由于政府的政策,很多打造墓碑的石匠不得不转行去做其他事情。公墓和火化已经让传统的土葬行业逐渐没落了,如今还剩下几家打造墓碑的在苟延残喘。如今做什么都得先交钱,特别是一些根本没有必要的公共服务。在我家这个地方,荒山野岭的土地已经不允许土葬了,农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火化和购买墓地。当然,在政策落实之前土葬的人肯定是不能管了,总不能刨人祖坟吧。太爷爷和太奶奶是土葬的,所以如今可以更换墓碑。如果去了公墓,那就是只能埋葬二十年,二十年后这座墓就没了,所以也没有更换墓碑的必要。
勤劳,致力于田园,生了几个孩子,自己努力把孩子养大,最后颐养天年,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墓志铭,换做任何一个农民都可以。如果你不是农民,只要把工作内容换成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就可以了。有时候真的为这样的墓志铭感到叹息,我活着,但我却跟没过过一样,活得可有可无,活得像同一个机器中制造出的螺丝钉。
我知道人活着大概率是平凡的,没有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也没有名流千古的丰功伟绩。但是,自己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谱写墓志铭,让自己稍微活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感觉。我可以定义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定义自己的普通,我想让自己的普通稍微有点不一样。
空碑(图片源自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