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教之道的渊源,之重视之神圣。
从易经卦象,水雷屯来讲述孕育,刚柔始交而难生 动乎险中
二、胎教之意义
1.天命之谓性→上天赋予我们天性
2.率性之谓道→道,是天性之展开,穷尽于天性之完成。何谓道,蕴含着时间与位的结合。(什么时间会经历什么,如种子种下什么时间发芽,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结果。)
同理胎儿在母体的生长发育。
"位"→所经历的环境,位置;
胎儿的"位"不单指母体。
3.修道之谓教
胎孕期是天命,
胎教是基于天性而展开,围绕性格来塑造。
受过胎教的大脑,神经元树突多,连接多。
脑细胞随着生命生长是萎缩,减少的;人脑会筛选不经常使用的功能,逐渐拚弃。
脑细胞的发育,大脑非常消耗能量,吃好,睡好很重要。
4.如何强化(脑细胞)
成人的学习首先要让心静下来,安住当下的学习。
养性者习也。"习"→重复,"习习"→持续,接连不断。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
物:色声香味触法→即→信息刺激
| 通过感官来强化
|
眼耳鼻舌身意
音乐胎教→选择中正平和的音乐(古典音乐)
音高440赫兹,婴儿听有些躁动,432赫兹或431.6赫兹才能称为天赖之音,才适合婴儿,自然人体。
三、华夏胎教
"周后妃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独处不据,虽怒不詈,胎数之谓也。"
《千金方 • 养胎》 : "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 节嗜欲, 庶事清净。"
华夏胎教是母亲先做好自己。
四、外象内感
胎儿→无思无虑:诚、明
胎儿→六感浑然一体→称"明"
诚明→聖德,最好培养时期是胎儿时期
耳聪目明,也指感知力强。
"美事召美类, 恶事召恶类,
类之相应而起也.
如马鸣则马应之. 牛鸣则牛应之。
-----《春秋繁露•同类相助》
即同频共振
见善则善感,见恶则恶感
凡受胎三月,遂物变化。 故古
人立胎教, 能令子生良善, 长寿, 忠孝
仁义、聪明、无疾、盖须十月之内常见
好景象, 毋近邪僻, 真良教也。南宋•陈自明
妊娠三月名始胎, 当此之时,
血不流行, 形象始化,未有定仪,因感
而变......欲子美好, 宜佩白玉 ;欲子贤
能, 宜看诗书, 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诸病源》
不欲令见伛倭侏儒丑恶形人及猿猴之类
----《诸病源》
欲子女之清秀者, 居山明水秀之乡;
欲子女之聪俊者, 常资父学艺书.
----《钱氏儿科学》
夫至精才化, 一气方凝, 始受胞胎, 渐成形质, 子在腹中, 随母听闻. 自妊娠之后, 则须行坐端严, 性情和悦, 常处静室, 多听美言, 令人讲读诗书,陈礼说乐, 耳不闻非言, 目不视恶事, 如此则生男女寿敦厚, 忠孝贤明. 不然则男女既生, 则多鄙贱不寿而愚,此所谓外象而内感也。
-----南宋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形象始化,
未有定仪。
因感而变,
外象内感。
三贵之道
✓动容貌: 恭
✓正颜色: 温
✓出辞气: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