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感伤府兵制废坏,写作《原十六卫》,认为:
“国家开始时沿袭隋制,设立十六卫,以今人的眼光看来,却认为制度安排最没有意义的,就是十六卫!但是追本溯源,十六卫其实是天下的命脉。贞观中年,对内设立十六卫,蓄养武臣,对外开折冲府、果毅府共五百七十四个兵府,集结士卒;有事则武臣提兵居外,无事则交出兵权,在十六卫任职。在十六卫任职时,朝廷给他富贵恩泽,让他能奉养其身,所部之兵则分散到各地兵府。上府不超过一千二百人,一年三季耕田,一季训练,名册存放在将府,而人在田亩耕作,人员不能集中,势力自然衰弱,人人自爱,就算有蚩尤为帅,也不能驱使他们作乱。到了需要他们对外作战的时候,因为士兵们都是临时征调而来,前有斧钺诛杀,后有爵赏激励,雷霆万钧,生死交斗,哪有工夫谋反!就算有蚩尤为帅,也无能反叛。从贞观到开元一百三十年间,武臣兵伍都没有篡逆之事,这是大圣人之所以能酌量轻重,制衡内外的圣算神术。到了开元末年,愚儒奏章说:‘天下已经太平,请罢府兵。’武夫奏章说:‘天下武力已强,请削平四夷。’于是对内撤除府兵,对外扩张边兵,武臣兵伍,飞瀑乱箭一般奔往边疆,帝国内地,没有一人武备。于是外强中干,尾大不掉,造成燕国(安禄山)偏重,而天下都掀翻了,耗尽天下财力,七圣(从肃宗到敬宗七任帝王)操劳得饭都吃不上,想要铲除叛乱而不能。由此看来,武臣兵伍,岂可一日不在朝廷控制之下!为国者不能无兵,居外则叛,居内则篡。要让他们在外不叛,在内不篡,古今已来,最好的制度,不就是置府立卫吗!近代以来,至于带兵将领,弊病更加严重,都是市井小儿,以金玉贿赂投靠宦官买来的官职,一手交钱,一手交委任状。这些人,完全不懂得父兄礼义的教化,也没有慷慨感概之志气。一百座城池,一千里土地,一旦落入他们之手,其中强悖刚愎之人就挠削法制,不受法律束缚,把忠良全家斩尽杀绝,不让他们违抗自己命令,兵权统一,形势便利之后,没有不反叛的。其中阴险狡诈之人,则会挨家挨户的去点算人头,横征暴敛,用来贿赂皇帝身边的邪幸奸臣,购买高官厚爵,由卿大夫买到公爵,从一个州郡到得到都城,把四境所治理的疆土,作为自己的别馆。如果其中一个家伙不幸长寿,就会剥削人民,抢遍天下人财物。所以天下兵乱不息,百姓干枯耗竭,都是这个原因。呜呼!文皇帝十六卫的宗旨和制度,谁还能把他恢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