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原生家庭的枷锁,做最好的自我
文/竺冰落
一个人身体的伤口,看得见,也可以很快治愈;但心灵的伤口,看不见,很多时候我们都难以察觉。但一个人的心灵最脆弱,有些伤痛会伴随我们一生。所以,我们更应该花费大量的精力解决好自己心灵的伤痛,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人生的不断圆满。要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其实,最终受控于自己的心灵。只有把心灵治愈好了,我们才能够保证自我的人身安全。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珊•福沃德,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也参与其中。苏珊•福沃德,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演说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很多,例如:《执迷:如何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情感敲诈》。《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目前,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她经常出现在媒体访谈节目中,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六年,并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她的书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每个人来细细拼读。
1.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当我们从家庭体系这一角度来审视有毒的父母—他们的观念、规矩,以及我们对于这些规矩的顺从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我们的自我破坏行为。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了父母那些有毒行为的成因,也会最终理解我们自身行为的原因。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有很多种。打着为我们好的名义;以无意为借口;以自己生养我们为绑架;以家庭面子为手段;……。有时候,总有一些家长随意地对自己孩子开玩笑,但这种随意的玩笑,对成年人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但对于幼小的我们而言,会产生巨大的心灵伤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时会密不可破。因为子女自愿帮助父母来掩饰。小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爱,这种强烈的渴求会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来满足父母的种种要求。我们必须要知道:有毒的家庭,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非一人之力,而是代代相传,多多少少都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影响。而正是因为我们的不作为,才导致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
2.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理解是改变的开始,会带来新的人生选择。但只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自由要靠我们改变自身的行为。
针对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有其自身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我们可以与父母实现和解。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蛮横无理。在我们成年之后,与父母积极沟通,彼此能够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办法。这样,就能够实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和谐,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有时候,一些家长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这没有关系。我们需要自我的努力,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们要学会分享经历,我们需要让一直压抑在自己内心的情绪及时释放出来。书中有句话说得好: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所以,我们要学会分享经历,只有把自己心中的痛苦分享出来,我们才能够获得自己内心的完全解放。
第三,一个人想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夕之间痊愈。我们必须首先进行自我探索,再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之道。
第四,我们每个人既然想解决问题,即使我们早已不再年轻,但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会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强硬地反对。因为若是一味反对,最终可能只会加剧自己内心的痛苦。自己要先做好,才能逐渐学会不把别人的错误归咎于自己。
第五,我们应该控制自我,正确应对自我心中的愤怒。这本书介绍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管理愤怒的方式。主要有五种。1.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2.表达出你的愤怒。3.增加运动量。4.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5.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这些技巧都能够帮助我们掌控怒火。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步骤,我们要将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区域分割开来。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是未成年人,我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必须承担的责任,所以,我们需要分清界限。
第六,要敢于和父母对峙。他们虽然是生养了我们,但终究也正是他们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伤痛,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孝敬父母,只是有些错误本就不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承担。父母生养我们,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一切顺从父母,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对峙的方法主要有写信和面谈。但是在对峙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首演”。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预测父母的反应,并针对不同的反应来做出不同的回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我们必须要想到,在我们对峙的时候可能会是平静的,但也可能是激烈的。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通情达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峙结果之后你的反应、父母的反应。当然,有的人会认为这个对峙可能会导致与父母关系的恶化。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样的对峙,其实,也是对自己痛苦的一种减轻。所以不管对峙的结果如何,我们不应该把别人的责任都承担在自己身上。我们要学会向别人平和地解释,我们要观察家庭中兄弟姐妹和其他成员家庭成员的反应。但是,我们要知道:有毒的父母,即使再愤怒,再威胁我们,我们都应该坚持到底。因为只有我们坚持到底,我们才能够把自己的情感逐步恢复,我们才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归属。在对峙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正如兵家所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自己的伤害。
第七,有时候,有些心理创伤,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我们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不幸和痛苦。专业的心理治疗主要有写信、角色扮演、练习:治愈内心深处的孩子。写信包括写给侵害者的信、写给沉默者的信、写给受伤害的孩子的信、写治愈童话、写给配偶的信、写给孩子的信。我们不要小瞧这些信,他们都有助于我们不断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毕竟,有些事情只有说出来、写下来,我们的心里才能没那么多的负担。我们要相信角色扮演的力量。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打消自己的顾虑,让自己不再沉默,有助于我们心理健康的恢复。专业的心理治疗会有很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切实能够达到的效果。在我们把这些方法都用过之后,我们才能够实现自我的重生,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不再那么消极悲伤,从而走向积极乐观的美好未来。
第八,要自我改变,避免重蹈覆辙。我们要把这种伤害及时制止,而不是任其发展,更不能代代相传。只有自我改变后,我们才能获得新生。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的改变,其实都把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们要解放自我,要学会放下曾经的伤痛,才能够让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才能不断前行。我们要学会重新定义爱,我们要爱自己、爱父母,但别人的错误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我们要把自己小时候所受过的伤害逐渐消除掉,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重新对待自己未来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当你理解了什么是爱的时候,可能就会意识到你的父母没有能力,或者不知道怎样爱你。尽管这个事实很可悲,你也只能选择接受。而当你清晰地了解到父母的局限性和自己遭受的损失后,你也将为自己的生命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开始接纳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他们会赋予你应得的、真正的爱。”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要发挥自我的最大潜力。
总之,这本书确实很好,细致地分析了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我们就能够让自己的心灵解放出来,从而拥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强烈推荐给每一个心灵受过伤害的读者,希望你们能够细细品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