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哥故事】放逐在白夜(之一)
【手哥介绍】江南无影手,郦冰熹,人称“手哥”。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生态学博士。曾深入南非自然保护区,并四次前往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北极地区,进行生态学研究。
【放逐在白夜】系列是他的作品,同时发表在“美听客厅”的微信公众号和简书中。因为简书的特点,所以与公众号相比,简书中的内容更侧重于文字,顺序上也有区别。
本系列文字与照片的版权归郦冰熹所有,若需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与其联系。邮箱:67191489@qq.com
引子
从好望角到无尽冰原
2009年的下半年,我正在南非顶着如同一千个浴霸一样恐怖的烈日,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满身长刺的金合欢树丛中,时刻准备面对野兽的袭击。那时那刻的我,似乎只有一个愿望,再也不想在一个炎热得如同火星表面的地方做研究了。
似乎上帝在那天听到了我的祈祷。在仅仅一年多之后,我便站在了世界的另一端——北极,面对着另一片同样苍凉却又完全不同的荒原。
2011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机场,登上了前往俄罗斯的飞机,飞向那个几乎远在所有人视野之外的地方。
在之后的三年中,我又数次回到那里,继续着自己的科考之旅。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第一章
前往被遗忘的世界尽头
东西伯利亚,是一块极少被人开发的地区。当地的原著民鄂温克人,雅库提亚人,数百年前因遭受宗教迫害而逃亡的俄国人,还有苏联时期的欧洲移民构成了这个小而复杂的社会群体。
我们的考察站位于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萨哈共和国(Sakha Repbulic)的恰库达Chokurdakh(雅库提亚语中的“燧石”)地区。在恰库达镇旁,一条由南向北蜿蜒的大河印地格尔卡Indigirka肆意奔流直入北冰洋。而我们的考察站,就在这条河流入海口的巨大三角洲之中。
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用谷歌地球,通过我们的坐标(70˚49̉N, 147˚28̉E),找到考察站。它被隐藏在了错综复杂的河道和巨大湖泊之间的荒原中,只有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的老船夫,才知道如何找到它。这片广袤的区域,是众多迁徙鸟类的夏季聚集地,也是很多稀有极地大型动物的家园。
怎么才能从你家前往那里呢?其实很简单,先坐飞机。
首先,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机场乘坐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或者在德国的杜赛尔多夫(Dusseldorf)(伟大的X战警死对头万磁王的故乡)搭乘柏林航空的班机,直飞莫斯科。经过三小时左右的安全飞行,我就会到达莫斯科两大拥有超长名字的机场(Sheremetyevo,Domodedovo, $#%&$%@*, 反正我是读不对,你试试!)之一,进行转机。
这两大机场,也是我所见过最混乱的国际机场。机场内,如同早上五六点的农贸市场,人头攒动,杂乱无章,乌烟瘴气。海关窗口前面等待通关的队伍,好像是揉成一团的耳机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俄罗斯海关的工作人员,也许是我见过的海关工作人员中,最匪夷所思的。有一次入境,一位海关大妈竟然在检查我的签证到一半时,突然关闭了窗口,理由是要打卡下班(就两分钟的处理时间),把我不由分说赶到了另一个窗口办理。虽然隔壁窗口是个美丽的妹子,但是也不能把旅客这样打发来打发去吧。
而我的学弟在某年入关时,则被带到小黑屋,毫无理由地翻来覆去检查了一个小时。后来发现,我们与世界知名人物--斯诺登同学同天到达了同一个机场。这也许就是他受到了特别待遇的原因吧!
从海关出来后,前往国内航站楼登机和检查。我们的航班目的地是,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Yakutsk)。一般你是不会认错登机口的,只要你找到一大群长着蒙古脸小眼睛,与周围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长相完全不同,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老乡就没有问题了。
下一段的旅程,我们会乘坐S7或者Aeroflot(俄航)横跨大半个西伯利亚前往雅库茨克啦。
题外话,说两句关于这个S7航空公司。这个私营航空公司拥有着草绿色耀眼配色的现代化机队,和男帅女靓的空乘。殊不知,这个S7公司,就是以前臭名昭著的西伯利亚航空。此航空公司,在90年代苏联解体后,以空难多著称(或者叫臭名昭著),以至于没人愿意乘坐此公司航班。于是,公司老板想出了大变活人的招数,换了公司的名称,买了新飞机,并给机队换上了靓丽的新涂装,再搭配些男帅女靓的空乘,便轻松摆脱了以前的恶名。
虽然说这个航空公司似乎有些不靠谱,但与我们后面一段需要乘坐的飞机相比较,坐这段航线的航班,就好像坐在美联储金库里一样保险。
乘坐大约6个小时,我们就会到达雅库茨克机场。这座机场,在2012年新航站楼未落成前,堪称史上第一混乱机场,条件极其简陋。
也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最奇葩的转运大巴。简单描述一下,就是一个嘎斯卡车的车头,拖拽两个不知道用过多少年头的公交大巴。有时候,你下飞机后,甚至没有大巴等候,旅客需要自行走到遥远的出口处。于是,你就能见到一大波战斗民族的兄弟们,三三两两地徜徉在停机坪的广阔天地之间。
来接我们的通常是当地研究所的司机,他们长得都和路人甲似的。或者说这个城市的雅库提亚人都长得比较路人甲,辨识度太低。于是,我们每次都担心会不会因为脸盲而错过他们的迎接。还好,与我同行的一般都是高人一头的荷兰长人,所以总能被对方发现。
一般情况下,来迎接我们都是瓦西里,一个皮肤黑黑的有着一头白发的笑眯眯的老头。他也是雅库提亚人。俄罗斯人在起名字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有创意,一捆一捆的萨沙Sasha(就是压力山大的昵称),要不就是瓦西里,依廖莎,女的不是列娜,就是卡特琳娜,要不是塔提娅娜。虽然当地主体民族是亚洲裔雅库提亚人,但是他们的名字已经被俄语化了,包括俄罗斯的鄂温克人也是用了俄语的名字。在被俄国人征服之后,这些民族就连命名方式也被同化了。
雅库茨克这个城市,拥有萨哈共和国将近一半的人口,大约20-30万人。那你知道,这里有多少中国人么?据不可靠统计,这里生活着将近5万中国人(全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当地最大的综合市场,就叫中国市场。有一次,我们去那里购买野外试验用的工具和材料。熙熙攘攘之间,空气中传来的都是东北风味或者浙江温州口音的汉语,好像是回到了国内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一般!
雅库茨克的整体建筑风格,停留在类似国内80年代县城的水准。因为土地辽阔(该共和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省级单位了),以及地下是不稳定的冻土层,城市建筑完全成扁平化结构,无数低矮的平房摊开在列娜河两岸,就像是一座山村的放大版。
另外,这个城市处于北半球最冷的区域,冬天零下40-50度是常有的事情。城市街道两旁的商家饭店,都装上了两道厚重的实木门来阻挡冬季的严寒与风雪。在这里很少见到其他城市中常见的玻璃橱窗,就连窗户也不多见。假如不懂俄文的话,那么要判断这些商店到底是卖什么的,就只能根据招牌上的图画来判断与猜测了。
雅库茨克城里只有一条列宁大街,主要的娱乐设施和政府部门都在这里。包括唯一的四星酒店(极地之星polarstar),是俄罗斯最大钻石矿业公司开办的。虽然这酒店的装修水准也不咋地,但像我等小民自然是消费不起这样的豪华酒店。我们只能住在列宁大街一头,靠近大学区的一个小小的旅馆里。
这座旅馆的最大特色,是有一个收钱的俄罗斯大妈。虽然每天工作的大妈不是一个人,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们都给我了统一而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凶狠。她们的脸上,仿佛都被统一用俄文刻着一行字:“爱住住,不住,滚!”计划经济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虽然旅店的条件非常简陋,床铺通常会让你睡得腰酸背疼。但这是我们前往野外考察站前,最后一两个奢华的夜晚,起码这里还有热水澡和电视。
(每次接近考察尾声,我们最想念的,除了旅社旁边的一家披萨饼店之外,就是这个有电有热水有干净床铺的房间了。这种心情常人岂能体会。)。
说到吃,当地的传统美食大多是以肉类为主,包括牛羊肉,鹿肉和马肉。雅库提亚人是无肉不欢的民族,在他们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素食主义者”这个名词。
他们也喜欢周围大河里盛产的鲜美鱼肉,还有森林中生长的蘑菇,和从林子里采摘而来的各种野果(红梅,蓝梅等等)。当地饭店里的纯正红梅汁,可称得上是一绝。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食物充斥着他们的食谱。大列巴,乌克兰红菜汤,俄罗斯蛋黄酱沙拉,当然还有塞满纯肉的俄罗斯饺子。
除了他们自己的美食,雅库茨克最有销路的竟然是日本餐。各种做寿司的日式饭店,在城中到处都是,就连一些西餐厅也会提供寿司。果然,长着亚洲脸的雅库提亚人,同样也长着一副亚洲人的肠胃。
(关注微信公众号“美听客厅”,可第一时间看到推送。同时“美听客厅”每期还有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