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最近儿子的懒散表现,我和老公一直在沟通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老公认为这是由于儿子的内驱力不足导致的,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总体计划分三部分,由规则,原则和工具组成。我看着挺深奥的,可能是我理解力不够的缘故,我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了下:
所谓规则:
1 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表率 树立规则意识
2 奖励惩罚机制:标准:好结果或好的动机奖励,坏结果且坏动机惩罚
3 规定明确清晰,如有异议,沟通协商处理
4 保证执行的策略为使用对赌协议
原则:
确定彼此的边界,培养边界的意识+分主次+做个好的观察者+协商原则+社交常态化(家长辅助筛选朋友圈)
方法:
作息计划+ 边界清单+对赌协议
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分主次和边界意识
分主次,表现在孩子的时间分配上,即时间是有限的,你应该把它用在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地方,
比如孩子每天放学后时间有限,应该在初步保证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阅读的时间,同时也要
保证睡眠,因为从长期看,这两样投入产出比较高。这确实是个好观点,之前我拼命给儿子加餐而放弃
阅读可能是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嫌疑。这就像投资一样,你必须有自己的逻辑,一旦认定或选择了正确的
方向就应该耐心持有,等待收获。
对于边界意识,我联想到了之前看的关于一篇倡导自由式教育的文章,题目就是你给孩子的自由里,
藏着他的未来,只有在自由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才能培养起独立,自主的人格,失去自由的孩子要么疯狂(叛
逆),要么死亡。其实这就是在强调边界意识,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尽可能让他自己做主,并且为自己
的决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家长的角色是一个观察者,适当的时候做适度引导即可,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
任意识。自由教育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家长首先必须做好自己,即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